第五章 偷腥(1 / 2)

周竹意也練了兩個時辰的坐功。

直到太陽真正的散發熱度時,二人才去船邊,詢問趙伯,關於軍營的位置。

趙伯吞吞吐吐的:“那軍營…我隻知在江北。具體位置嘛,我也不清在哪。”

“你昨晚怎麼不?”二人咬牙切齒,唾沫橫飛。

趙伯嘿嘿笑道:“那不是,喝多了嗎。”撓了撓頭,又,“鎮上分配魚的,是菜場魚攤的主人,陸老板。我帶兩位師父去找他。他應該知道軍營的位置。今正好是分魚的日子,咱們去問他!”

二人請他帶路。趙伯不敢卻恭,側開身在前麵領著。

剛開始是段逼仄的林中路,清香的陽光中,一路上坡。

待三人來到坡頂,穿出林子,眼前忽然視野開闊起來。除了極遠處,有幾座高山之外,四周沒有任何能遮擋視野的山體。

腳下是千頃盆地,姹紫嫣紅。二人好些日子沒有看過如此開闊的地了,麵上不免多些喜悅。

下得山來,兩邊陸續開始出現依山開的農田,不規整的,種些稚嫩的青菜。果樹上掛著滿滿的粉色桃花和白色柰花。

石林調皮的摘了些花,插在周竹意的碎發上。捂著肚子,笑他是女人。

周竹意陰沉著臉,趁石林不備,也弄了些花瓣,灑在石林光頭之上。笑他是花花和尚。

石林……欣然接受,且喜不自勝的欣喜若狂。

路變的寬敞了些,不過還是土路。

下行不足一刻鍾,麵前“咕嚕嚕”淌過一泓清溪,涓流湛湛。

趙伯與周竹意依次過了,踩上去咿呀作響的破舊木橋。捂著腦殼,無奈的看著石林調皮的歪歪扭扭的踩著溪中滑石過去。

麵前衝的木製衡門,臨橋而立。衡門梁中刻著古纂“屏山”二字。

過衡門,趙伯領著石林二人徑直尋著正中碎石路,沿路走著。

路兩旁多是屋頂很高的兩層木房。

周竹意眼光越過土磊的院牆,見這些房屋的一層四麵通風。養些半老的牛羊豬雞,都窩在那哺自己的幼崽。

院內多種著青綠的藤架植物,開著五顏六色的花。藤下三三兩兩,或坐或臥著穿舊的男人和眼神渙散的婦人。

石林趴在每座院的院牆上向每家看了好久,心裏著實納悶:為何每家都不見一個孩童。便向周竹意偷偷了。

向前走,再有橫過的路,皆是黃泥混著各種動物的屎尿作底,生命頑強的青草作襯的土路。

拐進一條土街,與屎味作伴,轉彎抹角的向菜場行去。

周竹意留神細觀沿路街麵人家,果然未見一個孩童。心中疑惑更甚,心想此事倒比禁漁一事還要迫急。便扯住趙伯,問道:“鎮上為何沒有孩子呀。”

聞他此問,趙伯神色輕鬆的將此事來龍去脈了出來。

原來,自兩年前,鎮上接二連三的有孩子失蹤。初時,鎮上還號令居民四方搜尋,但幾輪尋下,一無所獲。

有被野獸叼去的,有被惡鬼吃了的。聚訟紛紜,莫衷一是。那失了孩子的,整日失魂落魄,那還未丟失孩子的父母亦不敢稍離幼子一步。

後來,還是他的親家,李廣梁不知在哪請的神仙,開壇做法,伏章奏表的請了三清聖人。方知此中原委。

原來幾年前,仙界劫運起,許多散仙,地仙應劫飛升,成了金仙。需要大量童子童女服侍,因見此地民風純樸,人情和順。便選了此地的孩子。這些孩子雖不得仙位,但可以蔭一家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