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來想去,李元勇覺得隻有一個解釋。
這些方案,還是黃老師的傑作,隻是讓黎天背熟了而已。
這邊李元勇還在浮想聯翩,那邊黎天已經和鍾廠長把孵化室自動化改造項目方案完全確定了。
黎天把改造所需的零件分成電子器件和機械零件兩類。其中機械零件鍾廠長也大概能估算出個價格,無非是幾根管道、以及安裝溫度計、轉蛋設備所用的螺栓、支架、齒輪、軸承、電機等。算下來,改造一個孵化室大概是五百多塊出頭。
不過電子器件這方麵,這室內卻是誰也沒有譜。
鍾廠長見到機械零件隻有五百多塊的成本,大喜過望。要知道,這倆工人守在孵化室門口,每個月工資都不止五百塊。這機械零件的成本,不用一個月就能回本,怎麼會不高興。
鍾廠長的情緒變化,黎天當然也察覺到了。
因此,他也就沒有對鍾廠長再隱瞞,而是直接道:
“實不相瞞,鍾廠長。這些零件我們在學校都是免費使用的,我也不知道市場上要多少錢。”
“沒關係,小黎啊,咱們可以去做個市場調研嘛。這是大事,這些零件要去哪買?我可以給你報銷路費。”鍾廠長現在對這個侃侃而談的黎天很是佩服。
“這個……咱們漢西恐怕沒有。”黎天估計,像電偶這種東西,興許還能有賣的,不過單片機這個年頭估計隻有漢京中宮屯才有了,更何況還要給單片機做配套的電路。
“要去外地買?去漢京還是去申城?小黎你看你什麼時候方便,我給你安排火車。”鍾廠長滿嘴的爽快。
“我這幾天都沒什麼事情,這個事如果說定了,明天就可以出發。不過,咱們賬要先算清楚。這一套設備,還有微機裏麵的指令,您打算給多少勞務?”黎天見鍾廠長直接痛快,自己也不見外。反正鍾廠長這樣的人,你跟他提單片機,他肯定不會懂。還不如直接跟他說微機。
提起勞務的事情,原本一直低頭思考的李元勇也不覺把頭抬了起來。
李元勇曾經探過鍾廠長的口風,鍾廠長當時的意思是單個孵化室的總體預算控製在五千元以內。
黃雲也給過兩千左右的成本估算,不過按現在黎天跟鍾廠長談的方案來看,黃雲當初的成本估算顯然還是高了。
李元勇按當初鍾廠長的預算和黃雲給的成本一核算,這裏麵就有三千塊左右的差價,李元勇暗示黃雲,每間孵化室能拿兩千的勞務。至於餘下的一千塊,李元勇的心思也就昭然若揭了。
但這個黎天這麼愣,是李元勇沒有想到的。第一次見麵就跟人談勞務,哪像個知識分子,簡直就是市井商人。
其實,這還是年代的差異。在黎天生活的時代,商人談合作先算清賬這簡直太正常了。但在這個年代,這就顯得有些突兀。因為嚴格說來,黎天並不能算個商人,而是以個人身份參與國營企業的外包工程。
這樣的合作形式,在當時雖然沒有明確的法律禁止,但畢竟在漢西這個內陸地區,普遍還是認為屬於灰色地帶,因此大都遮遮掩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