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長放心,自動轉蛋、自動控溫,我有信心做到溫度上下誤差不超過半度。”黎天不是誇口,芯片生產中上千度的溫度,他都能控製到誤差精度一度以內,這三十多度如果誤差還這麼大,他這麼多年真是白幹了。
“這麼說,成本上是有問題了?”鍾廠長也聽出了黎天的弦外之音,鍾廠長提出成本和質量兩個指標,這個黎天對質量誇口,卻絕口不提成本問題,什麼意思,鍾廠長猜也猜到了。
“成本嘛……這個要根據實際采用的方案不同而變化。”黎天對這個項目很感興趣,畢竟,他這個時候的家庭也不富裕,如果項目做成了,也多少能改善改善家庭生活。
“這麼說你還沒有成型的方案了?”鍾廠長聽了這話更覺得不對頭。
李師傅也沒想到,這個黎天連方案都沒有就上了門。
李元勇把那套需求文件給了黃雲已經一周多了。黃雲今天突然打電話說,自己不方便出麵做這種事情,不過可以介紹一個學生來幫忙。
嗬嗬,這麼複雜的係統,學生能做得來?騙誰呢。李元勇對黃雲在電話裏的話,連標點符號都不想相信。在李元勇看來,黎天說白了隻是黃雲在雞場的替身罷了。隻要黎天把黃雲做的方案圖紙拿出來,象征性的簽個字就完事了。
如今這個黎天卻突然提出沒有成型方案,這讓李元勇也不由得一慌。
“不不不,我有一個大概的方案,不過細節還需要跟您敲定一下。”黎天麵不改色地說著假話。說著,打開那個隨身攜帶的牛皮紙包。
包裏仍然是李元勇當初準備的技術要求,而且十分嶄新,顯然,這個紙包就沒怎麼拆過。
李元勇不由又皺起了眉頭。
黎天根本不理會李元勇,直接把技術指標攤到麵前的茶幾上,翻到空白的反麵,開始畫起設計圖來。
“簡單地說,您這裏四個需求。控溫、控濕、通風、轉蛋,咱們挨個解決。”黎天口中不停,下筆有風。
“測溫這方麵,我們用熱電偶解決,在頂層、中層、下層安裝三個0.15精度的WZPK,調溫跟通風綁定到一起,風道中我們加電阻絲調控進風溫度。再設計三個出風口,通過繼電器控製每個風口的開啟程度,實現對溫度的精準控製。”
“濕度這方麵,我跟您確認一下,咱們精度需求到底有多少?”
鍾廠長本身就是工人出身,倒是也明白:“其實濕度咱們要求並不高,控製在60到80都可以。以前沒有濕度計,也不影響孵化率。”
“那咱們就用基礎的幹濕球法就可以,那就是六個電偶。再來說轉蛋,轉蛋這方麵,我這裏提供三種方案給您挑選。……”
黎天侃侃而談,讓李元勇一時有點發懵。
難道,這個黎天不是個替身?
難道,這個黎天真的是黃老師的學生?不應該啊,學生哪有這麼厲害的。說起各種零件的型號,簡直如數家珍。
這個黎天沒準是黃老師的同事吧。怕違反組織紀律,所以假裝成學生?也不對,他這個樣子,說是大學生都嫌小,倒像個高中生,怎麼能是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