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舉步維艱(1 / 2)

如果把九運集團全國分布機構畫一張圖,旗下幾大生產基地分別雄踞華南、西北等重要區域,各基地規模齊整人員集中,唯獨黃燦的廣州辦,孤零零地落子廣州,前不著村後無轄製。

李凡不止一次地同黃燦分析,“被收購時間這麼長了,你也說過,大刀闊斧也好,小敲小打也罷,磨合關鍵期就在頭一年。如今你再看我們廣州辦,處處被掣肘,事事等批示,現在連個日常報銷都要被查來查去,集團到底是個什麼意思?九運到底打算拿我們怎麼辦?”

他一麵表達不滿,一麵把手裏的一摞報銷單,和粘貼好的各種票據憑證,甩得嘩嘩直響。

黃燦不用問都知道,其實李凡心裏早有預測,甚至是定論,但他不敢說出來。有些事不說還可以糊弄別人忽悠自己,一旦說出口就像吐個唾沫板上釘釘,成了定局。

上個月九運在廣州辦下達KPI考核標準,在團隊掀起軒然大波。拒絕KPI顯然不可能,但許多人對九運絲毫未做內部意見征集,強硬推行自訂的嚴苛考核標準深感不滿。更讓團隊大呼不公平的事,作為采購辦,KPI還得和銷售、製造甚至行政人事相掛鉤。

黃燦幾次三番對上溝通,對下彈壓,總算爭取到一個緩衝期,九運KPI標準暫行,下一年度可根據實際情況酌情調整,勉強平息了團隊的激憤情緒。就算這樣,還是有兩個同事因此交了辭職報告。

這還沒過多久,九運又開始對廣州辦的日常費用卡三卡四。

日用品采購等也就罷了,不批準就不買,但有些費用確實不報不行。例如驗貨員們每日下工廠的差旅費,除了飛機票住宿大頭是由公司預定,高鐵、的士、摩托費等都是由他們本人先行墊支。以前都是向黃燦不定時實報實銷,不至於占用太久。現在九運剝奪了黃燦審核報銷的權力,要求定期將整理粘貼好的票據寄回總部逐張審核批報。

這樣一來,報銷效率低下自不必提,所謂“屁股指揮腦袋”的情況就出現了。

廣州辦管理著近百家供應商,驗貨員每日差旅情況多變,路程費用不可能整齊劃一。而黃燦十年間熟透路線,幾乎敢說用自己的雙腳丈量過每一段行程,高鐵巴士怎麼銜接,什麼情況必須打車,哪個路段隻有黑車野摩,心裏門兒清。

但坐在集團大廈足不出戶的九運財務怎麼可能了解一線情況?不了解便要求每位員工將每一筆費用詳細備注,說明情況解釋原因,填寫報銷單的時間倍增不算,一來二去積壓的報銷惹得許多同事大為不滿,牢騷滿腹。

“黃總,九運要我解釋出租車費用,說我們的級別不給報銷出租。可情況你知道,那批貨是趕工,我們即便打車節約了半小時,驗完貨也已經工作到晚上九點!公司又沒發過加班費!是不是以後隻管遵守報銷製度,不管工作緊迫程度?”

“黃總,公司不同意預支差旅,又拖延報銷。大老板們工資高,就不管我們小打工仔死活了嗎?那麼點工資,還要養家糊口的,扣押著這日子還怎麼過?我們打工的,為工作自掏腰包還拖延報銷,以後不預支我們不出勤好了!”

林林總總,反應到九運的結果就是,集團監察部派人直接進駐廣州辦集中審核費用。

眼見三位“欽差”坐鎮,公開牢騷雖被遏止,消極反感情緒取而代之。

李凡隔著百頁簾,瞅了瞅外麵會議桌旁正襟危坐一絲不苟,查單查了兩天的監察人員,心情說不出的沮喪,忍不住向黃燦又是抱怨又是歎息道:“我們廣州辦在九運體製內本就屬異數,像是多餘出來的小小一粒沙。留著我們成本高,再不服管就更礙眼了。”

“你自己都這麼想了,九運能不膈應我們辦嗎?無論組織與組織,人與人之間,都氣場互動的結果。”黃燦習慣性安撫他,“你看我現在就是被五花大綁的將軍,空留個頭銜罷了。我都不急躁,你急什麼?”

李凡:“你和我們畢竟不一樣,工資高,擅投資,底子厚,人脈廣,將來大不了一句‘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我們呢?我幾乎整個最有貢獻價值的青春都放在樂斯了。”

黃燦:“無論什麼時候都不需要太消極,既不要高估別人,也不要小瞧自己。說什麼人脈,什麼叫人脈,熟人算數嗎?要你開的了口,用得上手的,那才叫人脈。而你在燈具領域的技術專業觸雷拔萃,製造業不像互聯網,技術更新快到朝生暮死,你的經驗大有用武之地。”

李凡:“托你吉言吧。廣州辦其他同事被九運整得人心惶惶,都沒法專心工作。”

黃燦:“雖說堅持不一定就得到勝利。但是李凡,我想我們和團隊其他人不一樣,至少對廣州辦的感情不一樣。所以,我希望你能和我一道,堅持下去,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