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荒淺談(1 / 1)

東荒之境,地廣人稀,物產豐饒,人傑輩出。東臨東海,西臨中州,南臨安南,北臨北嶺。此地有良田萬頃,江河千道,全不見其舊時荒原之狀。其地曆史悠久,徹底打散古妖氣數的荒王朝便出自東荒,然今之大夏,龍氣出中州,東荒失鹿已久,因千年前諸戰國之際,古魔多處登陸東荒,魔氣肆虐,魔晶綻放,生靈塗炭,荒民或逃亡異地,或力戰至死,如今東荒廣興教化,又依靠魚鹽河海之利發展商貿,生活條件大幅度改善,人口逐漸增多,修士占比亦是驚人。而大量的外來修士使荒民在煉體術的基礎上融合外域武者的武術、氣功等,創造出許多新的體修流派。

夏朝自帝以來,已有千年光景,古人雲:“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大夏初年百廢待興,除了前朝的科舉製度,又以地人榜單分列文武符丹器等諸道人傑,此榜隨時變動,為的是激勵修士的鬥誌。夏曆五百餘年,大陸風起雲湧,是以諸榜非強者絕不可登,變革大夏的通王夏漠便出自此朝。如今夏朝已千年之久,這千餘年間,修行之道枝繁葉茂,通王之後修行之道更加開闊。弱肉強食,是曆史之必然,今日下群雄又起,是所謂大爭之世。。

既有諸榜在世,必有督察評測之機構,此則為禮部和機閣,如想登榜,必然要有過人本領。如今書院學府遍布下,已取代舊日宗派大教在修行界的地位,由私變公,下風氣最初因此諸多改善。而今夏帝久居仙都,治理下的事則交由皇族精英和九域王公組成的朝會,諸侯各自發展書院學府,提高年輕修行者的數量質量,提高在修行界的話語權,以期得到更高的政治地位。東荒古民強橫健碩,漁獵遊牧使其極度崇拜強大的體魄,可以是體若精金,力可開山,於是東荒境內的荒族便成了巨妖統治時期人族最早的反抗者之一,並真正成功取得了獨立,百鳥圖騰在神州大地率先點起燎原之火。如今東荒境內純血荒族已經少有,其緣由一是戰事帶來的消亡、二是數百年來民族大融合以及由魔界帶來的賦改造,未知可信與否,但聞今寒荒諸族與古荒族頗多瓜葛,或許可以來考證一二。

東荒瀕臨東海,東海有龍族、石猴族等大妖族,或居於深海,或居於海島仙山之上,與荒民有較為密切的貿易往來。沿海一帶常有海禍、魔禍侵擾,近年尤其頻繁,概因古魔禍亂人間導致的生靈狂躁,這些禍事本已隨著古魔的敗亡和魔氣的消散而趨於平靜,但由於近百年魔晶的特殊功能被發現,東荒以儲量極其豐富的魔晶,機關器械一道迅速發展,於術法等亦有新發現,然而魔晶非本界產物,被丟棄的廢晶無法再次利用,導致了生態的破壞和生靈精神的汙濁,再由此導致的動亂災害以及相關現象,由於其瘟疫一般的屬性,被稱為魔瘟,而這瘟疫至今仍然存在,為了抵抗瘟疫,在東荒境內大量出現的利用魔晶修行的體修,結合了遠古的狂戰秘術和東荒特有的煉體術而行成對魔瘟的抗體甚至於對魔瘟感染者的奴役,此類人被稱為魔武。由於魔武者並不全部可以保持清明,以製裁失去心智的魔武者為責又出現了融合驅魔師和氣功師的武者。此二者為東荒修士的主要修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