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2 / 3)

王容與看一眼父兄,苦笑說,“我寧願自己不知道。”

“永年伯自請去遼東戍邊,長子次子隨行,其意已決,朕已經允了。”朱翊鈞說。

“男兒保家衛國,是父親兄長們的夙願,我個女人家的,不能多說什麼。”王容與說。“還望父親,兄長,一定珍重自己,女兒在京城,等待闔家團圓的那一天。”

“娘娘放心,老臣的身體還硬朗著,遼東的風沙算不得什麼。”永年伯說。

“在遼東,遠有比風沙更可怕的。”王容與說,“父親心意已決,女兒就祈願父親,能早日平安歸來。”

“要去遼東,這幾日就要出發了,遼東的北風來的早,地凍上了,再趕路就難的多。”朱翊鈞說。

“臣等已經準備好,明日就出發。”王厚德說。

“遼東自有體係,你們是國丈國舅,此刻去遼東,少不得被人猜測行為動機。”

“遼東,太遠,朕有些看不真切,中間打了幾場仗,建州衛隻說沒人,這麼多年問朕要了那麼多東西到要用人的時候卻說沒人。朕要你們去看看,是不是真沒人。”

“不過此行必定是會被防備著的,朕會明著派一隊錦衣衛隨行,暗地裏還有東廠候衛,把遼東的這塊紗掀了,讓朕看個明白。”朱翊鈞說。他這樣說,就把永年伯自罰,變成了皇命委派,說出去就體麵好聽。

“臣必不負皇上所托。”永年伯跪下說。

王容與準備了許多賞賜讓他們帶回去,都是去遼東用的上的。

“要多多給我寫信。”王容與說。

“放心吧。等我再去寫一本遊記,給娘娘共賞。”王載物說。

“不要由著父親性子來,去了兩三年,差不多就回來吧。”王容與說,“不然太子的外家總在遼東,算是怎麼回事呢?”

遼東兵勇之地,不宜久待。太子的外家就該在京城,在陛下眼皮子底下,老實如鵪鶉,富貴閑人。

王厚德點頭,表示會勸父親。

“那些新糧食種子,也帶去遼東吧,一路散播過去,也算功德一件。”王容與說,“我讓無病把莊子裏準備好的種子,先挪給你們,一路去遼東,都是苦寒之地,比江南富庶之地更需要這些糧食。”

永年伯突然要去遼東,這事在朝廷上掀起了不少風浪,本朝以來,外戚隻以尊貴,不給實權,防的就是外戚幹政,這永年伯從前是錦衣衛出身,女兒進宮當了皇後,就在家閑適度日,大兒子頂的錦衣衛的活,也是麵上功夫,誰也不會真指派他去做什麼。二兒子沒入仕,三兒子從前給陛下看門,如今給太子做護衛,很是正常。

但是,為什麼好端端的要去遼東呢?

還是陛下給的旨意,著永年伯為薊遼督察使這麼一個奇怪別扭的職稱,具體讓他去遼東幹什麼,卻沒說。

遼東有三衛,又稱建州三衛,自來都是當地統領世襲而領,自己人管自己人,陛下突然派人去遼東,難道是對建州衛有什麼不滿?

收了建州衛銀子的官員自然要在朝上說,“建州自治,朝廷冒然去人,怕是不妥,恐惹事端。”

“朕封的是薊遼督察使,不止是遼東那一塊,那一圈都去轉轉。”朱翊鈞說,“怎麼,建州自治,就不是朕的土地,朕不能使人去看看?”

官員不敢再說。

“陛下要派人去遼東,自然是使得。隻是派國丈去,怕是不妥。”另有官員出列說,“這京官出行,地方多有孝敬,陛下明察貪腐,那這國丈,是查,還是不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