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真是禮教吃人。”王容與咬牙切齒說,“永寧長公主比陛下還小些歲餘,花朵一般的年紀,如何讓我眼睜睜看著她在公主府枯死。”
“娘娘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必要操作妥當了。”無病說道。
“這是自然。”王容與說,“便是為了我的喜姐兒,這些個陳規爛俗,我也得把它們製服不可,若要我女兒再受這些牽製,我可不願。”
李太後那卻未曾想過王容與會起這樣的心思,陛下托她給小公主取名,她知道是什麼意思,陛下以為她厭了皇後,生怕她也厭了皇後所生的公主,便特地讓她給小公主取名,好親近一二。
李太後眸色深沉,隻要陛下不成日裏往坤寧宮跑,對外好好處理朝政,對內廣施雨露,她才不會對皇後不滿。不過既然陛下說了,她也不至於駁了陛下的麵子,斟酌之間想到自己苦命的女兒,再想到如今帝後喜滋滋的寵愛女兒,自然有些不得勁,圈了軒,就給小公主也圈了媖字,橫豎公主裏用同一個字的不在少數。
王容與恢複了去兩宮處請安,並後妃來坤寧宮請安的例,李太後直言她生產傷了身體,修養重要,日後五日一請安罷了。
王容與回道兒臣雖身體不愉,給母後請安卻是不能省的,兩相推讓一番,最後定下三日一請安。
回了坤寧宮王容與便說,母後憐惜本宮,讓本宮三日一請安,那後宮便也如此例,三日來給本宮請安一次便可。
至於宮務,王容與也說自己身體不濟,依舊讓四妃代管,王容與賞賜了許多東西給四妃,一酬她們的辛苦。
後妃中多有給小公主做了衣裳鞋襪的,王容與笑道,“有多位庶母用心,這下公主是夠用的了。”
“還要娘娘不要嫌棄妾等針腳稀鬆才好。”劉嬪笑道。
自小公主滿月當天,陛下在坤寧宮留宿了一晚後,之後三天雖日日去了坤寧宮,卻不在坤寧宮留宿。後宮的妃嬪一下就心腸熱了起來,新做的衣裳,新的的首飾,打扮的花枝招展,隻等陛下召幸。
朱翊鈞與第四天上召幸了玉貴人。
周玉婷本有些忐忑,自己成了陛下暌違一年後召幸後宮的第一個人會不會招了某些人的眼。後來才發現,嬪妃雖有羨慕她的,卻無妒恨。
陛下終於不在坤寧宮中,陛下終於召幸後妃了,便是這一點,就是風吹凍土開,天大的好消息。吹開了才有大家的收益,至於這第一個收益的,又有什麼打緊。
陛下之後也不再召幸玉貴人,餘下先是掌管宮務的四人輪辛一遍,郭妃獨得兩天,之後還有嬪位,貴人,美人類的,陛下寵幸了一圈,鄭嬪是機靈人,上次招了陛下的厭,這次侍寢沒有佩戴濃香,而是著梔子甜香。
鄭嬪原是嫌這香的媚俗霸道,但是好不容易在產婆那打聽到的,娘娘生產後就是點的這個香蓋住血腥氣。皇後既然喜歡,陛下就沒少聞。她一咬牙就還是選了這個香去麵聖。
果然這次陛下聞到她身上的香味就說好聞,比之前那什麼香好多了。
鄭嬪說,“我原也是不懂,進宮來也碰了不少壁,吃了許多苦頭總算也得了教訓。”
“我隻道那個香是貴的是好的,我就要用,也不管適不適合自己,別人喜不喜歡,佩戴者招搖過市。果然憑白替妾招惹了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