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鐸談話第八(9)(1 / 3)

木鐸談話第八(9)

木:認真是好事,你隻是勸你不要東拉西扯。我是說真的。你看,對於西方的音樂,古典音樂,我就很喜歡,我不太喜歡我們中國的音樂,聽上去,很傳神,很有渾然一體的生命價值,可是,你在好多場合,沒法聽它,不合時宜,不對胃口。中國的音樂,你必須在一種靜寂的情景中來欣賞,當然最好是配以古色古香的建築環境。可是,西方音樂,就不同了。再大的場合,它都可以給你增光色彩,增添一種高尚的氣息。渾厚,激昂,清麗,秀美,博大如藍天,深厚如大海,清新如雨後的朝陽,安逸如月光下的美人獨睡,嗯?不像我們的古樂,纏綿緋惻,憂傷唏噓,你不細聽,你還真聽不出其中的門道。你要是過於認真了,又未免被它的感傷的情緒搞得淚下如雨,嗯?我的理解,你同意嗎?

鐸:我不想讚同你的觀點。盡管音樂是最抽象的藝術,可是也是一種來自於生活,來自於生存環境,來自於宇宙思考的藝術,因此也是最關照人類靈魂的藝術。中國的音樂、西方的音樂,用行內的話講,一個是單音係,一個是和音係,這個區別,也許道出了我們音樂的缺點。可是,毫無疑問,兩者的區別,最終的區別,還是文化精神、哲學精神的區別。這個,你應該最明白。至於說,中國樂曲要用心聽,我想,這一點,西方音樂,也無非是這樣的。隻是,區別在於,西方的音符,它有著獨特的魅力,也就是一種明顯的感召力,呼喚力,它是理性的美,邏輯的美,它講究思維的延續和升華,可以變換節律。而我們的中國音樂,卻無非是一種情緒的表達,總有點像是抽絲剝繭,不急不慢,徐徐道來,有若無,無若有,如泣如訴。一個是號召與不甘屈服,一個是勸勉與安命知天。兩種體係,自然是兩種美感,我們在欣賞西方的時候,不應該對自己的東西有所貶損。這就是我的基本看法,想必你也同意。

木:好吧,那我就同意吧。我也承認,比起西方的音樂,我們的民族音樂更傳神,更能喚起我的靈魂的共鳴,更能使我欣賞到一種淒淒切切的美,空靈的美,蒼涼感,悲戚感,讓人感覺“撫琴動操,欲令眾山皆響”,是不是?你看我的分析對嗎?欣賞我們的音樂,你會感到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會感到此中有真言,欲辨已忘言。也可以體悟到那種明月照積雪,雪後尋梅,霜前訪菊的安逸生活,不由地使人想與竹同清,與燕同語,與桃李同笑,嗯?是不是?

鐸:對了。其實,我們的書畫藝術,也可以同樣使你獲得這個審美情感的。因為要做一個我們的道行高妙的書畫家,他必然首先是一個哲學家,必然是一個獲得了空明心境的道學家,具有著洗盡塵埃的胸臆,乘雲禦風的情懷,一個獲得心靈淨化之後,所謂“滌除玄鑒”、“澄懷觀道”的高德大賢之士。不同的隻是媒介之不同,手段之區別。一個是通過琴弦,一個是通過紙筆,對不對?音樂是流動的,所以它所表達的情緒,我們容易捕捉;而書畫是靜態的,所以也就不容易體悟到那種高深的智慧。對不對,我的理解?

木:沒錯,我同意。

鐸:說到底,我想,琴棋書畫詩詞,是相通的,無非就是這個意思了。同時,民族的東西,也必然最容易得到民族的共鳴,這個也應該是一個真理。民族樂曲,真的更具有吸魂攝魂的魅力。托爾斯泰聽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聽得淚如雨下,我想原因,也無非是這個。眼下,我們有很多的可敬的音樂家,通過各種方式,創造了不少優美的東西,聽來的確讓人感動。

木:當然,盡管無非是做了一點改寫性的創新,可是,和文學比,我看已經很值得表示敬意了。

鐸:美術方麵,也有不少新創造,也值得肯定。

木:這個,我看不能這麼說。至少,目前還沒有一個人,能夠超越那些現代大家們的境界的,顯然暫時沒有。

鐸:當然。說到底,還是因為砧木不牢,心靈成長無所依托而已。

木:沒錯。可是說起音樂,我指的是現代音樂,流行音樂,我們是不是也該說幾句。你怎麼看,當下的流行樂壇?

鐸:我沒什麼成熟意見。你呢?

木:嘿嘿,好像真沒什麼可說的,沒什麼可以稱道的。隻是,它對於社會情緒的正確表達,我看是需要好好研究一番的。

鐸:當然,所謂流行者,時尚也。流行歌曲,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感召力,讓一些青年男女為之迷狂、為之傾倒,為之靈魂振顫,我看,也無非是因為它能夠對社會心理作最急切地抒寫。從中,人們不但可以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更可以捕捉到一種時代的呼喚。所以共鳴強烈,記憶之深刻,時隔多年,也會重新喚起,重新激發起那種過往的、因此也是甜蜜而憂傷的情懷,對不對?我理解的流行音樂,就是這個,沒有這個精神元素,那麼,我想說,那就不能被稱作流行音樂了。當然,現如今,膚淺的娛樂業,已經把人群改造成了不同的社會群體,不同群體的人們,又都毫無保留地為自己的偶像,瘋狂地展示著自己宗教般的虔誠,因此又使得那些偶像們,暈暈乎乎,感覺自己的智力已經可以上達天界了。這種共同的迷失,又以整個社會靈魂給養的大範圍缺失為背景,結果怎麼樣,結果隻能造成人間正道的無人問津,隻能造成把低俗當高雅,把垃圾當作真品一再崇拜。因此,我們是不是應該倡導,嚴禁低俗的、膚淺的、所謂大白話式的歌曲出籠,以淨化人們的耳鼓,幫助人們尋找更高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