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歸家(2 / 3)

杜岩找仁壽宮的內官打聽什麼時候送秀女回家,內官告訴他一個壞消息:周太後那邊留下胡廣薇,昭德宮還沒收到消息暫時沒有動作,但宋宛身份特殊,估計也會留在宮裏。

她們留下的原因是什麼,人盡皆知——太子妃是定下了,不是還有良娣、選侍沒選麼?

杜岩眼皮直跳,心想太子思慮周全肯定有應對的法子,暫且放下這事,向內官打聽起賀枝玉,那位可是太子妃的妹妹。

內官道:“其實老娘娘心裏早就定下各位皇子正妃的人選了,那位賀姐不在入選之列,老娘娘的意思是盡快送沒入選的秀女們出宮。”

杜岩點頭記下,決定到時候親自送賀枝玉回賀家。

太子那麼喜歡太子妃,趁著現在太子妃還沒入宮,他不能錯過任何可以和太子妃拉近關係的機會。

……

賀府。

宮人離去後,家中依舊張燈結彩,紅綢高掛,但府中氣氛並不似外人看來的那麼歡騰融洽,相反,還十分微妙尷尬。

金蘭被選為太子正妃——賀府上上下下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懿旨已經頒布了,東宮內官離開前還圍著金蘭好一陣討好,八竿子打不著、不知道從哪個旮旯裏鑽出來的親朋好友成群結隊上門拜賀,刹那間京城所有湖廣籍人士全成了賀家的遠房親戚,鞭炮聲從白響到晚上,又從晚上響到第二,街坊鄰居沒一個抱怨的,他們不止不抱怨,還主動派出各家仆從幫賀家人招待客人,本坊官員從早到晚待在賀家,送特產送丫鬟送廚子送門房送車馬送首飾的富商一波接著一波……這一切都表明賀家人沒有集體發癔症,太子妃真的是他們三姐。

宣旨的時候祝氏當眾暈厥,羅雲瑾替賀家人掩飾了過去,賀老爺反應過來之後冷汗涔涔,找到金蘭,欲言又止。

“阿妹……你娘……”

賀家下人從驚愕中回過神後一窩蜂跑到金蘭這裏獻殷勤,金蘭不喜歡有太多生人在眼前亂晃,打發走她們,隻留下剪春在屋裏陪自己。她吃了藥,背靠床欄坐著,膝上放了笸籮針線絲繩繃子頂針等物,淡淡道:“爹,你不用多,我明白。太太是太高興了。”

其實金蘭也想暈一暈,不過接連經曆被擄走、被救、被退婚又被賜婚之後她的接受能力強大了不少,乃至於年紀不大的她居然成為目前為止整個賀家最冷靜的那個人。

難怪書上欲成大事需磨心誌。

賀老爺歎口氣。

幾之前他還和祝氏商量給金蘭籌備嫁妝的事,沒想到短短幾事情居然會發展成這樣,入選秀女的枝玉沒有消息,一心備嫁的金蘭卻被宮裏貴人選中了。太子妃可不是選侍、良娣能同日而語的,以後皇太子登基,太子妃就是皇後——他們賀家竟然出了一位真貴人!縣裏誰家有他們這樣的體麵?

家中仆從還沒有適應這翻地覆的變化,祝氏尤其接受不了,她一直盼著枝玉能有好消息……現在庶女成了太子妃,她失魂落魄,食米不進,躺在床上下不了地。養娘哭著求賀老爺幫忙到金蘭跟前遞幾句話,求金蘭放過祝氏,放過即將回家的枝玉。

賀老爺認為金蘭素來溫順嬌柔,話從不高聲,長這麼大從沒責罵過丫鬟,不會像養娘哭訴的那樣報複祝氏。但為了讓祝氏安心,他還是得找金蘭討一句準話。

金蘭明白父親的用意。

宣旨的宮人離開後,家中仆從爭先到她跟前表忠心,話裏話外暗示她們一直看不慣祝氏。曾經和剪春有過口角的丫鬟備厚禮給她賠不是,姐姐妹妹叫得比親生的還親熱。

扒高踩低,欺軟怕硬,本屬尋常。

金蘭沒有理睬那些輕浮之人。

她從來不覺得因為自己是庶出的就該低人一等,但她也明白家中是祝氏當家,身為庶女,生母又早逝,她得學會收斂性子,看嫡母眼色過活。

金蘭想得開:枝玉是祝氏的親女兒,她是庶出,沒有親娘做依靠,如果事事都要和枝玉比,那根本不用活了,直接去投胎給祝氏當二女兒比較現實一點。她從未妒忌過枝玉,祝家豪富,祝氏當年帶了豐厚的嫁妝嫁進賀家,祝氏是當家主母,她偏心自己的親生女兒枝玉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