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海軍陸戰隊(1 / 2)

崇禎皇帝捂著額頭說道:

“鼎蛟,都這個時候了,你還跟朕開這種玩笑,唉,不曾想,祖大壽,吳襄都鎮不住京營,由此可知,他們原來的軍紀有多差了。”

曹鼎蛟無奈的一攤手,現在捅出這麼大的婁子,祖大壽和吳襄兩個人隻好兢兢業業的去把守好南京城了,現在他們兩人還在城頭上鞏固城防。

他們二人都是脫不了幹係,現在隻好盼著能夠將功折罪,所以他們表現得也非常勤快,隻求崇禎皇帝能夠放過他們一馬。

曹鼎蛟也幫不到自己這兩位嶽父大人,他們就是太念舊情了,導致部隊清洗的不徹底,出了這麼大的亂子,他們倆人是絕對逃不了的,就看最後能挽救回來多少了損失了。

三十萬大軍最後隻剩下十三萬人了,剩下的十七萬人馬,要不就是跟著鮑承先他們造反去了。

怎麼就是趁亂逃走了,還有人在南京城大肆燒殺搶掠,吳三桂趕緊親自帶著錦衣衛大肆抓捕這些叛軍亂軍,現在整個南京城都亂成了一鍋粥,雞飛狗跳,好不熱鬧。

曹鼎蛟默默的看著崇禎皇帝,笑道:

“陛下,這些土雞瓦狗組成的判斷容易解決,可您有沒有看到其中隱藏的危機?咱們把這四十萬人打垮之後,就可以出手解決軍戶的事情了,但是,還有些問題不解決的話,咱們大明可撐不了幾十年了。”

崇禎皇帝臉上露出了迷茫的神色,區區四十萬,咱們把它打垮以後……

這四十萬人馬在你曹鼎蛟眼中就這麼容易解決嗎?靠,他們這些叛軍不要麵子了啊?

崇禎皇帝強忍著反駁的衝動,納悶的問道:“愛卿所說還有什麼事?這其中還有什麼危機?”

“宗室!”

曹鼎蛟認真地說道。

“宗室?福王雖然意圖造反,但是還是不要牽連太過,咱們將其拿下就好,隻誅首惡,其家人流放就好了。”崇禎皇帝若有所思的說道,他可不想背負屠殺宗族的惡名。

“微臣說的不是這個,陛下也知道,朝廷發生了嚴重的財政危機,而各地藩王占據大量土地,享有豐厚的俸祿是加劇財政危機的重要原因。

咱們大明本是朱姓天下,但國難當頭,這些富可敵國的王爺們卻一毛不拔,陛下說句良心話,若是沒有微臣通過順水集團和大規模的抄家給陛下弄來了那些銀子,咱們大明還維係得下去嗎?”

曹鼎蛟說的這些話有些揪心了,甚至不是人臣該說的話。

可崇禎皇帝也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現在國庫早就虧空了,指望著那些飯桶吃飯,他得餓死800回。

礦稅收不上來,鹽稅也是收不上來,糧食更是收不上來,整個大明都是多災多難,要不是內庫還有些銀子,朝廷早就維持不下去了。

崇禎皇帝有些違心的說道:

“太祖開拓天下浴血奮戰,讓天下百姓受利,為子孫謀些福祉也是應該的。”

可是,大明的土地終究是有限的,而且唐朝以後中央王朝失去了進取的心思,如果不把元朝算在裏麵,宋朝和明朝的領土居然還不如唐朝的大。

而朱元璋的想法也非常簡單,那就是讓肉爛在鍋裏麵,反正這天下隻要是我姓朱的就好,就讓這些子孫去鎮守地方吧,然後再讓地方贍養這些宗室。

其中舉一個經典的例子:

萬曆皇帝讓福王去自己的封地洛陽。

臨行前,萬曆皇帝頒布詔書,賜給福王莊田四萬頃,“所司力爭,常洵亦奏辭,得減半”。

四萬頃!!大明朝才多少土地?一個明末時期的王爺都能夠得到這麼多土地,這讓剩下的大明百姓怎麼活啊?

曹鼎蛟拱手說道:

“陛下,陛下可知道天下的百姓因何而苦?這天底下的地越來越少,這天底下的王爺和宗室確實越來越多。

天底下有功名的讀書人都不要繳納賦稅,大明治下百姓比開國之初增添了數千萬不止,而天下的賦稅卻增加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