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親戚(1 / 2)

一晃三過去,薑桓以漸漸習慣新生活了,其實大體與古代相同,王侯將相,書生妓子,流傳的故事也大同異,多是書生女鬼之流,隻是不同的是,這世界真的存在妖怪!

妖有妖道,一般與人井水不犯河水,隻是遇逢亂世,下失了秩序,妖道無人可約束,便是群魔亂舞,為禍蒼生。

薑桓猜想,妖能成道還是沾了世界的不同,導致超凡力量的出現,其實人族也有,隻是多是顯聖於帝王子,至少也是當世大儒,或是口含憲,或是一腔浩然正氣。

放下手裏的書卷,薑桓歎了口氣,要趕上今年秋闈,自己必須要把童生試必背的《學經》背下來,不倒背如流,至少融會貫通,不然可以毫無希望。

《學經》一書地位,猶如四書五經之華夏,隻不過多用於啟蒙,作童生奠基學典,至於秀才,那又是用其他經典。

不過自己沒什麼讀書賦,不然也不至於上了個普通大學,隻是在為人處事上比那些名牌大學出來的之驕子多少圓滑些,不至於眼高手低,才得來一份工作。

大吳開朝七年,雖依然有鐵血武風,隻是百姓思安,朝廷漸漸向文官側重,又逢科舉重開,重文輕武已是大勢所趨,所以薑桓不論是為了維持自己“窮秀才”的身份,還是為了前程著想,都少不得走科舉的道路。

隻是這《學經》雖是啟蒙,但也少不了一萬多字,這可是古文,可以字字珠璣,要翻譯成白話,恐怕得有十萬字,不全背下來,看完能理解就不是件簡單的事。

正當薑桓思索,門被推開,一廝走了進來,跟著來了一個中年女子。

薑桓微眯雙眼,這人他認識,是王崇德的遠親,嫁到本縣大戶何家,隻是和他這一支一直關係不好。

“崇德啊,大姨聽你得了病,特地來看看你,隻是看你氣色不錯,倒是不像以往那病怏怏的樣子。”王大姨一進來就坐在大椅上,一邊衝著廝吩咐:“這氣怪熱的,你去倒杯茶來。”

薑桓微微一怔,這大姨,怕不是來者不善吧?

隻是表麵絲毫不失禮地回道:“侄近日倒是稍有氣色,實際病根難去,倒是讓您費心了,難得見您大老遠來一趟。”

這話倒是微微帶刺兒,不過大姨似沒有聽出來一般,笑容可掬地拉著薑桓的手:“今年十月就要秋闈了吧,你這次可有把握?”

薑桓挑眉,難不成這大姨真是來關心自己的?是他想多了,枉做人心眼?麵上毫無異色,薑桓回答:“倒是略有所得,雖不中,也能得個中上。”

這話就比較客氣,意在表示就算自己這次不中,下次也能中,是謙虛的法。

大姨微微皺眉,不知是不是沒有聽出來薑桓的意思,道:“你這就是沒有把握了,大姨跟你,你們這些讀書人都好個麵子,喜歡話誇三分,隻是中不了到頭來還是自己吃虧。”

薑桓委婉道:“大姨是有所不知,多少讀書人寒窗苦讀數年而難中,非是侄自謙,就是不中也是理所應當之事。”

大姨嗯了一聲,一聽這話,倒是露出一絲笑容:“侄你倒是好心態,大姨這次來就是給你出出主意的,你看你這段時間忙著考功名,可萬萬不能分了心在其他上,大姨出錢供你科舉,你也不必操勞農事,萬一中了,那就是咱家出了個文曲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