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胡教漢佛,慈航劍典(2 / 2)

丹田之中的真氣忽然沸騰了起來,化作了一道犀利無比的劍氣,向著體內存在的束縛斬去。

這是她追求光明,掙脫黑暗的一劍。

劍出,枷鎖斷。

一切都是那麼自然而然,心神向上攀升,真氣勃然湧動,武功恢複之後,那種自由暢快的感覺,讓她的身心都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一切都是這樣美好。

就在個時候,師妃暄忽然發現,周身竅穴,四肢百骸之中,一張隱秘的大網已經悄無聲息的織就。

先前的一切仿佛就是一場夢。

她的心直往下沉,沉入了無邊的深淵,墜入了永恒的黑暗之中。

但是與想象之中不同的是,一種安寧,平靜的感覺將她包裹。

好像闊別多年的遊子回到了家鄉,又像是飄蕩在外的船找到了港灣。

所有的秘密全部敞開,沒有一絲保留。

這個世界有四大奇書,其中《戰神圖錄》位列第一,甚至可以它是這個世界一切武學之源流。

《長生訣》、《魔策》、《慈航劍典》,等三大奇書,都與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故老相傳,《戰神圖錄》記載於戰神殿之中,此殿自成一界,內有魔龍守護,遍布上古珍稀靈種,奇花異果。

同時,戰神殿還會循時地氣變化而移動,改變其位置所在,直至機到了,才會再次現世。

想要踏入戰神殿,獲取《戰神圖錄》之秘,非得精通星相學,奇門遁甲乃至機數算,才有那麼一絲可能。

上古之時,廣成子有緣進入戰神殿內,悟通地宇宙的奧秘,著述出《長生訣》一書,後於戰神殿內證破碎金剛。

魔門傳承的《魔策》,則緣起於西漢時期。

漢武帝實行獨尊儒術政策後,由第一任魔門聖君“魔”蒼璩收集諸子百家奇典異籍,最後去蕪存菁,歸納而成。

到了東漢時期,第一代邪帝謝眺從一個屬於春秋戰國時代的古墓裏,看到有關《戰神圖錄》的記述,得窺圖錄之秘,從而將《魔策》十卷融會貫通,以他的通智慧,寫成《道心種魔大法》和《魔道隨想錄》兩書。

《道心種魔大法》為他的主學,《魔道隨想錄》是他的雜學,此兩書實為魔門前輩經驗智慧識見的總集,旁及千門萬類的技藝。

而慈航靜齋的始祖地尼,機緣巧合之下得以翻閱《魔道隨想錄》,從而知曉了“破碎虛空”之秘,後由道入佛,創出《慈航劍典》。

故此,《慈航劍典》修煉的仙胎,與《道心種魔大法》修煉的魔種,各走極端,源頭則一。

四大奇書,同源而異。

其中,《戰神圖錄》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後三者的創立者也都是資縱橫之輩,或多或少都加入了自己的東西,從而演繹出了新的精彩,未必就比原始版差上多少。

曹世玉將手中從師妃暄的眉心收回,閉目沉思,《慈航劍典》的心法浮現在他的腦海中。

這是一部融合梵、道、魔三家之長的最高明的媚術武學,能夠讓修煉者達到返璞歸真的媚術至境——仙化。

梵教講四大皆空,人的皮囊隻是外相。

眾生平等,美醜妍媸應該一視同仁,偏偏慈航靜齋的曆代傳人個個都是絕色。

究其根本,如果一個醜女修煉劍典,即使資再高,也達不到“仙化”的程度,先不足。

所以慈航靜齋收徒的必要條件之一,必須是資質上佳的仙葩。

“慈航劍典”成的靜齋傳人,即便不能讓人一見鍾情,也足以讓人見色起意。

就如此刻,師妃暄靜靜的躺在地上,臉色蒼白,看上去楚楚可憐,讓人不禁心生憐惜之情。

“入世出世,看破紅塵。四大本空,五蘊非有。寂滅涅槃,無我無相。”

曹世玉微微搖頭,心中想著,“的再好聽,終究也不過是無望‘破碎虛空’,走了旁門左道。

隻有‘破碎虛空’,才是黃係武俠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