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美麗的故事.(3 / 3)

當然也有二般情況。

那就是他的關係人位高權重。

杭州知府親自登門見他,態度還相當的好。這個從縣令的位置躥上來的人,背景不一般啊。

人往往嫉妒或是瞧跟他身份不相上下的人,若是差的太遠,就是仰視或是無視了。

王知府給徐大人帶來的影響,徐忠厚是料得到的。但並不是因為這個,才去給他指路。

徐忠厚是真想幫他。

徐忠厚雖然不厚道,對他的朋友卻極為忠誠,掏心掏肺。他欣賞那種為了朋友,舍生忘死,兩肋插刀的大義之人。再加上王知府是個會話的,三五句話,徐忠厚就被他的行為深深感動。

從大理寺去沁園春,路過五湖四海茶樓。

到茶樓門前時,徐忠厚扭頭看了眼未坐滿人的堂廳,改變了主意,對同僚:“我們在這裏用飯吧,這裏的老板算是我的友,給他添點人氣。”

應酬吃飯,重點不在於吃什麼。同僚連連應聲,並表示今日必須由他請客。

李秋萍看到徐忠厚二人就熱情的迎了上來。在對待徐忠厚的態度上,她和宮七截然不同。宮七不喜歡徐忠厚,李秋萍卻很喜歡他。宴席上隨口幾句交談,德清縣的學子,還真住進茶樓來了。

李秋萍認為這人雖是油滑,但能辦實事。再油滑也沒什麼不好啊,見人就咪咪笑,總比冷著臉子強。

她把二人安排好坐位,就衝遠處的於允文招呼:“把我的私人好茶給徐大人泡上。”

科考結束,應考的學子們無論是中榜還是落榜,大多數都離開了這個曾經熱鬧一時的地方。正值飯點,吃飯的多半是流動客人。

人聲嗡嗡的堂廳裏,仔細一聽,狀元、皇子和皇子妃這些稱呼,時不時的從不同的嘴巴裏蹦出來。

“徐大人,您的茶來了。是我們總管都不舍得多喝的好茶。”於允文先把白底藍釉的瓷碗,擺在了徐忠厚和他同僚麵前,接著執壺衝水。清甜的茶香,瞬間蕩漾開來。

“祝二位用餐愉快,有事您叫我。”

他轉身走後,同僚望著茶碗中光瑩如銀絲的茶葉,低頭輕嗅了一下,對徐忠厚感歎道:

“這個茶樓不一般呐,這是銀絲水茶,也叫龍團勝雪。采摘早春的芽茶,剔去苞片抽心葉,用泉水浸泡,再製成茶磚。我曾在我老師家裏喝過一次,聽我老師講的。一個茶樓的管事,竟能拿出如此的好茶……”

此時徐厚忠的心思沒在茶上,他的目光在於允文的身上盤旋。

若是在別的時候見到仿佛有點麵熟的人,可能不會有什麼想法。見的人多了,難免會有那麼一兩個相似的。

這兩日,徐忠厚一直在琢磨除了郭儉之外,什麼人對皇子妃來,很重要,重要到能影響到她的決定。

翻來覆去的想。

郭儉是能影響到她。但以徐忠厚對郭儉的了解,王知府不一定能服他。

徐忠厚想到了一個人,也是趙瑗一直在找的人,皇子妃第一任養父母家的二兒子。

但這個希望渺茫,不知道是不是活著呢。

突然的,看到一個人,又想起了那家的二兒子崔雲浩。

徐忠厚見過崔雲浩兩次。是受郭儉之托,看能不能救救那家人。那時候的徐忠厚是個街頭混混,鬼主意多。但麵臨大禍事,不是一個混混的智慧和能力能挽救得了的。

不琢磨了,直接問吧。

“跑堂夥計,過來一下。”

於允文在李秋萍那裏得知,這兩位是大理寺寺正。大理寺對普通人來講,那是陰森森的衙門,裏麵的人都是凶惡的爪牙。落到他們手裏,不死也得脫層皮。

於允文感覺到徐忠厚的目光一直盯著他看,而且神色凝重。

他趨步走過去,恭敬地問:“大人,有何吩咐?”

“你叫什麼名字?多大了?家是哪裏的?”那時候的崔雲浩應該是十一二歲左右,現二十七八歲。年齡上也差不多少。徐忠厚越想越激動,急等著他的回答。

“崔允文,今年二十八歲。”大家仍管他叫允文兄,但不能再叫於允文了。於允文不安地問:“大人,有事嗎?”

徐忠厚瞬間瞪大了眼睛,“不許離開這裏,等我回來。”他的語速很快,聽起來有些嚴厲。還未等於允文反應過來,肥胖的身子就箭一般的躥出了門。

於允文怔了片刻,快步走到後堂,對李秋萍:“李總管,一個老鄉家裏出了點事,想讓我陪去回去一趟。”

“你準備什麼時候走?”

“現在。”

------題外話------

近期事情多,更的慢。現碼字現發,每要斷更的樣子。哈哈,不會斷更的。今的碼完的早,爭取明能恢複零晨發文。

更新少流失讀者哦,等的不耐煩。

讀者越來越少了。

感謝(書蟲本尊)投的月票。好久沒人投月票了。

剛看到(inizhang)催更。麼麼嗒。

這個故事沒寫之前,就是個成形的故事。但筆力有限,很多地方沒有描寫到位。感謝能追到現在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