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笑凡來到機場大廳出口時李莫愁教授已經站在那裏等候他了,李莫愁教授身體魁梧而筆直,一身深色毛呢大衣,旁邊還有一位身材苗條,臉龐俊俏卻冷峻的年輕女士,大概與何笑凡年紀相仿,她的旁邊是一位體型壯闊而沉穩的中年男子,紅棕略黑的膚色明他常年在室外工作。李莫愁教授與何笑凡熱情的握手又擁抱後,經過介紹知道那個女的是教授的女兒,芳名素昔,最近剛從美國芝加哥大學考古學留學歸來,取得了博士學位。
那個中年男子李莫愁教授親切地稱為鐵牛,何笑凡暗暗笑道:“這個名起的還真貼切。”何笑凡與他們分別握手後,四人就搭車前去三家子縣城的倉庫了,鐵牛駕車,教授坐在副駕的位置,安靜的看著車外的景致,何笑凡與素昔坐在後座,他聞到素昔身上散發出的淡淡茉莉香氣,這個女人不苟言笑卻談吐得體而大方,何笑凡緊張而不知所以地問了一些她留學的課程,得知素昔攻讀的是史前岩畫考古學,對歐洲的瑞典、法國、意大利,北非、印度、中國和美洲岩畫材料都很熟悉,她的博士論文就是關於史前岩畫與象形文字比較研究方麵的。
談及岩畫,何笑凡帶著淡淡的羞澀與尷尬到:“我在寫作之餘也曾寫過甲骨文與岩畫的比較方麵論文,當然那是自己品興趣亂寫的,和你的專業研究不能並論。”
素昔對他微微笑道:“沒想到你竟然研究這麼深奧的領域,我在國外一直遺憾沒有學習甲骨文,這是我們的國寶,也是人類文明的活化石,是漢字的早期形態,因此研究意義十分重大,我後期打算去吉林大學古籍進修古文字學。我現在大概知道父親選你同去的原因了。”
素昔與掉過頭來的李莫愁教授相互調皮而會意的對視了半秒,二人默契的笑了。鐵牛氣息聲粗重,可能與常年幹體力活有關係,骨骼粗實,半握的拳頭象大鐵錘一樣握著方向盤,顴骨的肌肉向前突出,鼻子如同雕刻出來一樣方正,一對不大不的眼睛如玻璃珠一樣炯炯有神,下巴留著胡子一圈茬。
半刻鍾過後的士來到倉庫,據李莫愁教授,這是考古隊為了在興安嶺考古專門設置的,平時由鐵牛看管,考古隊已經幾年沒有到興安嶺考古,但設備都是最近更新的,以備新的項目突然啟動,他們進去之後除了挑選四人必備的防毒鼻套、可折疊短刀、激光探照燈、登山繩索、鏟子、靴子、急救醫用盒等基本裝備外,還選了幾件特殊裝備。
有核電池動力脈衝鑽,用來打通巨石或其他堅硬物體的利器比普通武器的威力大很多。仿蜜蜂形微型飛行機器人,用來探路與偵查地形等。還有魚頭形透明潛水頭戴,頭戴內有納米製氧設備,不需要氧氣瓶,與輕質緊身納米防水服配合使用。還有一件製水器,象水杯一樣,可以將空氣中收集的氫與氧分子瞬間轉化為水並且水杯材料可以向水中滲透鐵、鋅、硒及礦物質微量元素。最後又從輪庫中拿了超壓縮營養顆粒,每顆可以維持一周,每人五粒,以應對長時間被困的意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