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佛刹血光 滅胡錯殺陰陽隔(二)(1 / 2)

“唉……”小男孩幾個疾步攔了上來,伸手送了送佛珠,捎了眼歉意,尷尬地笑笑,道,“既是你的,當然得物歸原主,給--”

一愣,一驚,一喜,桑兒破涕為笑,活脫脫似蹦了起來,一把奪過佛珠攏在懷裏翼翼地瞧了瞧,甜滋滋道:“謝謝哥哥。”

臉微微一紅,小男孩些許靦腆地笑笑。粉紅笑靨淺漾,桑兒蹦蹦跳跳地朝母親跑去。阻攔的士兵瞥了眼小男孩,默默地退了幾步。

懸在嗓子眼的心重重落下,芷芯急忙摟緊女兒,欠了欠身子謝禮,便扯著女兒慌亂地往茅舍回走。

“你……”

桑兒扭頭望了眼泛著一暈紫光的俊逸眉宇,盈盈一笑,道:“杞桑……謝謝哥哥。”

“桑兒……”芷芯慍怒地瞪了眼女兒,低聲喝止。顏兒吐吐舌頭,朝母親扮了個鬼臉,一甩手便蹦蹦跳跳地越到了巧雲前頭。

被那古靈精怪的模樣給逗樂了,小男孩噗嗤一笑,瞧著小身影入了柴門才轉身離去,轉頭間,卻是撓著後腦勺嘀咕:“杞桑?百家姓裏幾時有人姓杞的?嗬嗬……”

秋風拂起,乘風翠微,竹節清脆作響……

桑兒蹲在地上,撚著細竹枝,聚精會神地在地上劃劃寫寫。

“嗯……桑兒,該這樣。”芷芯撂下手中的小鏟,挪到女兒身旁,攏著粉嫩小手,竹尖兒劃過泥地,留下一道雋秀細痕。

眼眶微紅,芷芯振了振,道:“今日得把‘杞’字習會了。”

“嗯嗯……”桑兒連連點頭。

芷芯撚起小鏟,挪轉到另一處,順著竹叢碎石,挖了挖,歎道:“好在寺裏的師父接濟,允我們挖這禪林的野菜,否則……”

“小姐,再過段日子就該有收成了,莫急。嚇得幾個月都睡不著,原是自己嚇自己,我聽村頭的大嬸說,如今當權的石閔將軍,在被先帝收養為孫,賜國姓之前,原是漢人,將軍愛民如子……有他在,不怕。”

苦苦一笑,芷芯悶悶地使勁,鐵鏟深深地插入泥裏,頓了頓,眸光冷凝,道:“漢人又如何?若真愛民如子,就不會先助親王石遵謀反,繼而殺之,改立石鑒了。這石遵、石鑒論輩分,都是他的叔父,說殺便殺,說立便立。說得再好聽,也不過為了一己私欲罷了。為了權勢可以拋棄姓氏的人,怎可信?我們還是得尋機會逃。”巧雲咬咬唇,悶聲不語,愣愣點頭。

一縷灰褐卷發蓬鬆地耷在額上,桑兒微微仰頭,揚手拂了拂,一瞬,眸光點亮,騰地站起。瞅著不遠處拾階而上的比丘僧,桑兒碎碎地小奔兩步,隔著竹叢,愣愣地跟著比丘僧的腳步,揮著手,揚著嗓子喚道:“明曦哥哥,明曦哥哥……”

雙眸呆滯,微揚的眼角都似耷了下來,明曦癡癡地扭頭,木木瞟了一眼,不帶一絲表情,垂下眼瞼,訥訥地拖著步子攀著石階。

一路回家,桑兒悶悶不樂,撅著嘴嘟囔:“娘,明曦哥哥……他不認得我了?他不記得我了?”

垂眸瞥了眼女兒,芷芯掂了掂竹籃裏的野菜,並不言語。

巧雲瞅了瞅,擠出一絲笑,寬慰道:“桑兒別瞎想,明曦啊……聽寺裏的師父說,被嚇著了,七魄出了竅,不是忘了桑兒。”一驚,桑兒睜大了眸子。

又笑了笑,巧雲道:“沒事,日日聽鄴宮寺的大師誦經,便該好了,放心。”

“怎麼回事?”桑兒嘟著嘴,滿目不解。

芷芯瞅了一眼,搖搖頭止住巧雲,一瞬,正色訓道:“去年,有個商賈拜齊雲塔,不留神從飛來泉那兒踩空……墜了崖,明曦瞧見嚇著了,才變得癡癡傻傻的。你啊……成日亂跑,要是踩空墜崖,或是嚇著了,該怎麼好?可要聽娘的話,安生地守在娘身邊,懂了嗎?”

桑兒微微點頭,垂著腦袋,愈發無精打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