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貢院起火風波之後,俞星城她們四個嗅到空氣中的不安後都沒有出門,有傳言燒毀的都是往年留存的考卷,今年不但沒有燒毀,而且貢院還決定加大審批人數,比往年更早放榜——
也就是斷了這十六個要補考之人的科舉夢。
用鄉試放榜的消息來穩定民心外加搶占輿論。
另一邊,聽城內在大肆搜捕那些引起混亂,散步舞弊謠言的生員,並搜查白蓮教蹤跡。
果然如俞星城所料,城中反而愈發混亂,不少修真者被認為是白蓮教眾,被帶到仙道監去問話;另有大量生員與讀書人聚集在貢院周圍,認為貢院的搜捕是迫害,要求貢院與應官府不得抓捕生員,反而證明自己沒有舞弊。
而就在這幾內,關於呂閣老鄉人的傳言終於起來了。
坊間自然是什麼誇張的法都有,呂閣老家中貧寒,親戚裏若有做屠夫的還算好了,好些個挑糞作農的,竟然因年紀輕,糊弄糊弄也來考了鄉試,自個兒名字都寫不對,隻寫了什麼“我三舅表叔是呂涵呂閣老,呂閣老從待我親,將我抱在懷裏與我講話本子”之類的胡話,就能高中。
這顯然有很多民間胡扯的成分。
但有一點不作假,呂閣老的本家旁親加在一起,竟湊了十幾人來應府鄉試。
看來這頂名舞弊案,確實是跟呂閣老的鄉人有關係了。
不知道這事兒能不能在呂閣老的眼皮子底下,呈到那個荒誕不經,不理朝政的皇帝麵前去。
正想著,院裏桂花才結了苞,半開不開的,集賢處外頭就有騎馬打轎的來了,集賢處的婆子在外頭迎,就瞧見著穿紅葵花圓領的報錄人下了轎。
婆子這兒住了多少年的女秀才女修士,她還能不不眼熟,笑著打了個招呼。
報錄人拱手:“婆婆您今日真是應了這院名,裏頭才幾進的院子,就出了六個舉人!”
婆子也喜不自禁,報錄人進了俞星城他們院子,俞星城正在地上釺銅絲,鈴眉也幫忙,楊椿樓幫她燉橡膠,肖潼在給扇火,屋裏一陣亂象,報錄人進來都傻了眼。
婆子喊道:“是放榜的報錄人,姑娘們,中了!”
報錄人剛剛已經通知過其他幾個院的二人,念著手中狀紙:“肖潼、俞星城、鈴眉與楊椿樓。你們中有哪個是這四人之一麼?”
卻沒料到這四個忙活的女孩齊聲應答:“是,我們都是!”
婆子喜的要蹦起來:“四個官娘子,竟然全都中了!大的喜事!我這院子回頭就改名叫中舉院罷!”
那四個中了的女孩雖然麵露喜色,手上也沒停,對報錄人一點頭:“官爺稍等,我們這就忙完。”
等著那銅絲從橡膠裏撈出來,俞星城摘了手套,四個有點灰頭土臉的人往前一步來行禮。
肖潼是譯科甲等第七。
鈴眉是道考乙等第十一。
楊椿樓則是道考甲等第九。
最後輪到了俞星城,她展開綢緞的狀子一瞧。
算科甲等第二十六。
不算高,但很合理。雖然她有前世的底子,但畢竟這還是第一次接觸大明算科的題目。
果然,那頭貢院沒找到她,而她又答了算科的卷子,閱卷與主考兩頭沒人對照,她的成績就這樣發了下來。
報錄人剛道了喜。肖潼很懂規矩,她掏了四封細絹銀子就要給報錄人。
如今白銀不太值錢,主要是個彩頭。
外頭就有人聲音不太好的喊道:“王婆,外頭有官差來找——”
話音剛落,有倆人進了院來。
黑袍黑帽,膝瀾一點銀刺繡,戴著皮質手套,腰上兩三把刀。
似乎在觀望找人。
楊椿樓嚇了一跳:“欽監的緝仙廠!而且是北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