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悄悄幸福(2 / 2)

“賢哥”上學後才知道,“貴賢”原來真有出處,出自《荀子?非十二子》:貴賢,仁也;賤不肖,亦仁也。但就是對這個“貴”字一直耿耿於懷,老是感覺俗氣,後來幹脆改成了“圭”字。

但對於時候的“賢哥”來,朋友們都叫他“鬼哥”,除過與他名字中“貴賢”的“貴”字諧音,更多的是隻因他長得有些另類:大腦袋很突出(後來才知這是腦容量大,聰明),老讓人有種頭身子大的錯覺,看見他老感覺他要向前摔倒。有點像香港恐怖片裏的僵屍形象,或者美國科幻片裏外星人的樣子。又因為“鬼哥”比同齡的孩大三到六個月,剛開始大人也都叫他“貴哥”。

大人經常,去吧,別煩我們,讓你貴哥玩去!

可是後來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也不知道從誰開始,大家都叫“賢哥”為“鬼哥”,這個稱呼一直伴隨到“賢哥”的出現。楊彩霞自然很疼他,劉建設也很喜歡他,終於後繼有人了,有兒有女,逢人更高興了,笑得都合不攏嘴。楊彩霞走哪都帶著“鬼哥”和燕燕,別的孩子都在瘋玩,恨不得早早逃出父母的牢籠,楊彩霞總是把兩個孩子放在自己跟前。劉建設家裏——“鬼哥”家裏,日日都是其樂融融,如同院子裏花園一樣,姹紫嫣紅。

幸福的日子是從每早上緩緩的風箱聲,伴隨著嫋嫋的炊煙中開始升騰起來,像樹葉上的新露,悄悄的,輕輕的掉在正在伸懶腰的花瓣上,在芳香的懷抱裏安分的躺下;像待嫁的太陽,染紅了東方半邊,在枝椏間穿插著縷縷柔和的光,猶抱琵琶似的遮著兩朵紅暈的臉。

楊彩霞疼愛“鬼哥”,不知何時養成鬼哥的壞習慣:“鬼哥”家是開放式的院子,隻做了個地基,沒有砌圍牆,這就是然桌椅,牆角處有棵瑣大的核桃樹,夏就成了整條巷子避陽納涼,冬曬太陽的寶地,院子裏也自然成了我們的玩鬧場地,大人們常會聚集於此,或聊,農事,拉家常,或納個鞋底,縫個扣子,伺弄點手工活,所以“鬼哥”就成了整條巷子集娛樂、休閑、運動、帶娃為一體的聚集地。“鬼哥”就依在楊彩霞懷裏,哪也不去,偶爾和朋友玩會,像孩子王一樣你們應該這樣玩,應該那樣玩,然後就又回到楊彩霞的懷抱裏,騎在她的雙腿上,伸手摸進楊彩霞的衣服裏,爬在胸口,兩隻手在裏麵摸來摸去,她也不避諱。大人們剛開始還開“鬼哥”的玩笑,時間長了也就見怪不怪了,沒人再了。

雖然這在山溝也不算什麼事,但在劉建設眼裏,總感覺“鬼哥”已經這麼大了,馬上就要快上學了,總這樣怎麼辦,和楊彩霞商量後,三個人坐在院子裏,語重心長著,心平氣和的達成一致意見。從此“鬼哥”的手就從楊彩霞的衣服裏出來了,大人們在一塊聊的時候問楊彩霞,楊彩霞就半是可憐半是生氣地:他爸為這事把“鬼哥”吊在房梁上,用皮帶抽了一頓,完了給他弄了兩個氣球,讓“鬼哥”綁在自己身上,想摸就摸。

完就有人開楊彩霞玩笑:那是他爸想摸了,不讓“鬼哥”摸了!一片大笑後,“鬼哥”的手倒是真的沒在大家夥麵前進過楊彩霞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