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婆媳鬥法(2 / 3)

是不遺餘力將太子拉下馬吧!誰人不知溜西王府素來向蕭太後投誠,算是蕭氏黨羽中不可或缺的臂膀。偏偏司馬筠謙為韌調,平常幾乎挑不出差錯,皇帝顧念司馬家族祖上的從龍功勳,這才容許溜西王府至今存世。

仝氏還在斟酌詞句打算回擊,便有宮女來報:“太子殿下到。”

緊接著便見玄色蟒袍加身的宇文曄款款走來,俊美的臉孔攝人心魄,菱形薄唇似挑非挑,桀驁不羈浮於眼底。

他再憎恨端坐上首的人,禮數還缺不得:“給皇祖母請安,給母後請安。”

放眼宮中蕭太後輩分最高,位分最尊。一麵“孝道”大旗就能壓得帝後喘不過氣,何況宇文曄還是孫輩。

蕭太後久居深宮大半輩子,論起演戲沒人比她更在行,就像此刻又慈愛地笑了起來:“來人,給太子賜座。”

“孫兒明日將赴蘇州主持大局,不能承歡於皇祖母膝下,還望皇祖母保重鳳體,頤養年。”宇文曄強迫自己擠出一點笑容,可惜他笑起來更顯冷若冰霜,最後四個字咬得尤為重。

蕭太後不以為然:“你不在哀家膝前倒也無妨,有你母後每日陪伴哀家,哀家不覺空虛煩悶。”

此言一出,仝氏和宇文曄始料未及!這幾年蕭太後對外稱禮佛清修,不許任何人叨擾,眼下忽然冒出這句話,莫非是打算恢複六宮晨昏定省?她消沉幾載非但沒有駕鶴西去,隱隱還有席卷歸來的勢頭。她以婆母身份拿捏住仝氏,讓宮外的宇文曄多了重忌憚。

“母後您住在寧安堂禮佛較為偏僻,兒媳近來忙於替陛下選秀,恐怕沒空閑陪伴母後。”仝氏此言脫口而出,她才完,宇文曄已然察覺不妥。

可惜已經晚了,很快就聽見蕭太後順勢:“選秀曆來是大事,皇後一人可忙得過來?哀家前幾年臥病,恐讓六宮沾了病氣才搬來佛堂,如今身子大好,哀家也該住回慈寧宮。待哀家搬回慈寧宮,不僅離皇後的坤寧宮近,再恢複六宮定省也方便。”

如此看來當年蕭太後自請搬離慈寧宮,隻是為了養精蓄銳以待來日,而這個“來日”便指今。她若執意搬回慈寧宮也是正統,即便帝後萬般不願,為全孝道名聲也隻得應允。何況先前熹妃之死帝後離心,對太子也存了懷疑,他未必不用蕭太後掣肘仝氏。

“母後在寧安堂住慣了,慈寧宮也閑置許久無人打掃。此事您應當容兒媳和陛下商量一二,等慈寧宮收拾妥當,再請母後搬回。”仝氏藏在寬大袖袍中的雙手忍不住握拳,按捺著不愉。

她過了幾年舒心日子,又要打起精神準備新一輪的婆媳鬥法。事已成定局,她也無力轉圜。

蕭太後輕輕一嗤:“皇後好像不情願哀家搬回慈寧宮?”

宇文曄眸中寒意更深,意味深長道:“皇祖母言笑了,母後從前最是孝順您,您想回慈寧宮住,母後歡喜還來不及。”

即使搬回慈寧宮又能如何?他倒要看看,蕭太後又在醞釀何等陰謀詭計。總之他不是以仁孝為本的賀王,他的母後也不是當年懦弱無能的容妃。中宮皇後手握鳳印實至名歸,蕭太後假如想要奪權,絕無可能!

璽朝最尊貴的三代人虛以為蛇一番後,宇文曄陪仝氏回坤寧宮,寧安堂又回歸到死一般的寂寥。

站在窗前的蕭太後鬢角花白容顏老矣,沉浮後宮數十載光陰,曆經兩朝她磨煉出一雙深沉的眼洞悉世事,銳利無比。窗外菩提樹大,足有數十丈高,枝繁葉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