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如磐並不傻,聽魏忠賢說完,就後悔不迭了,急忙道:“魏公公,我隨口說說,好好的飲宴作詩,純屬娛樂,投什麼票啊?”
“不行!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更何況是堂堂閣臣說出的話!”魏忠賢哪裏還容得周如磐收回話語?勝券在握的看向朱延禧:“朱大人,你以為如何?”
朱延禧歎口氣:“既然九千歲執意如此,投票也無妨。不過,這也不是什麼正式考試,就不必讓一甲前三與吳孔嘉四人投票了吧?我覺得,可以從一甲和二甲中,各抽選兩人出來投票,這樣比較有意思。”
朱延禧說完,在場眾人無不佩服!
朱延禧的提議,十分的合情合理,讓人很難找到借口拒絕。
一甲少放一個人出來,那東林黨至少能力保狀元之位不失。
二甲再增加一個人,眾人中,除了魏忠賢和魏廣微,之外,再加上韋寶自己,沒有第四個人知道韋寶已經是閹黨門下。
就包括吳三輔都不知道。
不知道的情況下,大家又看韋寶是北方士子,肯定不是東林的人,也不像閹黨的人。
那麼,韋寶進入投票,一定會分擔走許多吳孔嘉的票,就算分擔走一部分,一甲兩名東林士子的壓力也會小的多!
魏忠賢暗恨朱延禧老奸巨猾,短短時間內就想出這麼個法子,皺了皺眉頭,看向顧秉謙問道:“二甲第二名是何人啊?”
顧秉謙也不是很清楚,看向魏廣微。
魏廣微這就有點得意了,因為韋寶和吳三輔是九千歲親自交給他的差事,他將韋寶弄了個二甲第二名,已經遠遠超乎了他自己的預期,可以說遠遠超出了他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了,吳三輔也不錯,也弄了個三甲,怎麼說也是同進士出身,不影響當官!
“是遼西進士,韋寶。”魏廣微大聲答道。
韋寶聞聽叫到了自己名字,趕緊站起身來,“在下末學韋寶,見過九千歲,見過各位大人,見過各位學長。”
在場諸人一起看向年輕的不像話,帥氣的不像話的韋寶。
隻這麼一站,比打一萬個廣告都讓人印象深刻,所有人都一下子記住了這個小同年。
魏忠賢這麼一問,本來以為二甲第二名也一定是東林黨的士子呢,卻沒有想到居然是韋寶,暗暗吃了一驚,覺得韋寶怪有本事的啊?居然能憑著他自己的實力,考個二甲第二名?
雖然之前通知過魏廣微,讓魏廣微幫韋寶和吳三輔拿到進士功名!並且不準對任何人說這事。
但魏忠賢也僅僅隻是這麼一說,並沒有額外讓魏廣微給韋寶弄個第幾名這樣。
魏忠賢也知道會試的事情,都是鳳毛麟角的猛人,想在會試中論名次,本身的才學還是要過硬的,他並不認為15歲的韋寶,又是個成天忙著做買賣的人,有這等水平。
卻沒有想到,韋寶居然能考個二甲第二名?
魏忠賢與韋寶四目相對。
韋寶微微一笑,然後一副恭謹模樣,低頭。
“不行,不行!就吳孔嘉與一甲前三比一比。要是二甲上兩個人的話,一甲三人都出來投票,五個人比較,也可以!”魏忠賢也是極聰明的人,發現韋寶不是東林士子之後,馬上改了心思,不願意讓韋寶分走吳孔嘉的票數,增加變數。
“九千歲,一甲和二甲要公平對待嘛!若是一甲出三人,二甲就也得出三人!若是一甲出兩個人,二甲也得出兩個人!否則,幹脆一甲和二甲各出一人來比較也罷。”朱延禧也不是好相與的,自然不會退讓。
魏忠賢飛速的比較了一下,他很清楚,東林黨在整個場中是有一點優勢的!他們的官員和士子應該都比他的人稍多一點。
如果一甲和二甲各出一個人,那麼吳孔嘉將必敗無疑!
如果一甲和二甲各出三人的話,和一甲二甲各出兩個人是差不多的,因為不管二甲第三人是東林黨,還是自己的人,還是中立派,都是陪榜的,根本不影響大局,反而會因為人數越多,越是增加變數,有可能拉走吳孔嘉的票。
魏忠賢權衡了一下朱延禧提出的三個方案,覺得對己方最有利的還是一甲和二甲各出兩個人,況且,韋寶在暗中是自己的門人,若是韋寶能上,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其實魏忠賢不是怕韋寶上,魏忠賢是怕韋寶完全就是陪榜的,反而會拉走吳孔嘉的票數,會增加變數。
“那麼就依著朱大人的意思,一甲二甲各出兩個人投票吧!”魏忠賢權衡之後,很是無奈的道。
朱延禧聞言,心裏踏實了不少,他對於一甲兩名進士才學是很有把握的!多出一個韋寶分攤的肯定是吳孔嘉的票數!
“來人啊,把四位進士的詩都錄好!然後在場的所有官員和進士都發一張空白小票,各自寫下心儀的詩對照的進士作者!”朱延禧發話道。
顧秉謙點頭,見朱延禧和魏忠賢達成了一致,準備照辦,忽然想起一事來:“這位二甲第二名,好像還沒有作詩吧?”
眾人聞言,目光焦點又全部挪回到了韋寶的臉上。
這一下,最緊張的要數吳三輔,吳三輔甚至比韋寶自己都更清楚韋寶他肚子裏有幾碗水。
吳三輔平時是渾渾噩噩隻顧玩樂是不錯,但他與韋寶在山海書院是同窗啊,韋寶的真實水平,他是有數的,要知道,韋寶在當初考秀才之前,是整個班上最差的。
韋寶考過秀才是咋回事,吳三輔不太清楚。
但是韋寶頭一回考舉人,連科試都過不了,這他是知道的。
要知道,科試是考舉人之前的資格考試,一個連資格考試都過不了的人,能跟在場這些實打實的真正進士比啊?
更何況,一甲的兩名進士,和二甲頭名進士,那都是進士中的佼佼者,放眼整個大明,這三年當中的最出類拔萃人才,都在這裏了。
韋寶一個秀才水平都不到的人,怎麼跟他們比啊?
要不是韋寶打下了遼南,孫承宗幫韋寶弄了一場遼南恩科,隻有他和韋寶兩個人考試,他們兩個人要不然哪裏有資格拿到舉人功名?哪裏有資格來京師考會試,又哪裏有資格今天坐在這個場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