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53 我個人自認為這幾章的橋段值得被載入曆史網文史冊】(1 / 3)

從魏公公對於東廠和錦衣衛的控製就能看出來,他真的很有能力,有高超的控製手腕。

但是今天,對吳孔嘉的力捧,又讓大家看到了魏公公更厲害的另外一層,那就是銷售。

至少韋總裁看到了這一層。

用認知明確方向,用科學武裝銷售,用能力應對挑戰,用辦法解決問題。

如果不當太監,魏公公一定是一個金牌銷售,很懂得造勢。

把吳孔嘉這個絕對談不上傲視群雄的商品捧的好像非常厲害一樣,這很不容易。

搞的好像之前一甲前三的詩都很普通,隻有吳孔嘉的詩才鶴立雞群一般。

閹黨大臣們拚命附和。

東林黨大臣,以朱延禧、周如磐和丁紹軾為首,三人都不屑一顧,覺得魏忠賢這麼做,有些過於做作!

吳孔嘉這首詩,算是不錯,卻也沒有到曠世巨作的地步嘛,你這捧的太明顯。

“幾位大人,你們覺得這位進士做的詩如何?比之一甲前三所做的詩如何?”魏忠賢掃了一圈朱延禧、周如磐和丁紹軾三人。問的很直接!

朱延禧、周如磐和丁紹軾三人心中一凸,這就算是攤牌了吧?老狐狸的狐狸尾巴露出來了!

他們都已經明白,這趟魏忠賢過來的最大目的就是從一甲三人中幹掉一個,讓吳孔嘉補上來。

雖然這些東林大臣的耳目沒有魏忠賢那麼靈通,但是吳孔嘉是魏忠賢的人,他們已經有耳聞了。

而且看魏忠賢的意思,這麼著急詢問他們對吳孔嘉這首詩的態度,看樣子魏忠賢手裏隻有吳孔嘉一張牌。

朱延禧沒有說話,撚著胡子沉吟不語,他很清楚,自己若是認可吳孔嘉的詩比一甲前三的詩好,那就等於同意吳孔嘉在殿試中可以進入前三。

雖然殿試是皇帝主持,但是大臣們也都是有話語權的,尤其是幾位閣臣。

按照以往的慣例,皇帝一般是不會推翻會試的名次,殿試多數情況下隻是走個過場。

“二甲頭名所做的詩不錯,但是也未見得比一甲前三所做的詩有何優勝之處,相仿吧!”周如磐是剛直不阿的火爆脾氣,年紀又大,本來也沒有打算長久當官,隨時準備離開朝堂,所以,每次需要頂閹黨的時候,幾乎都是他打頭炮!

魏忠賢並沒有生氣,看向了丁紹軾。

丁紹軾本來不打算發言,一看似乎躲不過去,隻能硬著頭皮道:“我與周大人看法差不多。其實到了進士前幾,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都是滿腹文章的飽學之士。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詩文比較,向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好硬比的。”

“丁大人說的很好,會試排出名次,那是曆代定下來的規矩,有十幾名考官交叉閱卷,毫無弊端,所選出來的進士,一個個都是真才實學!而會試以策論為主,考察的範圍更廣,對學子要求也更高。所以,九千歲,咱們還是以飲酒助興為主,不必將助興的事兒,弄得像考試一般吧?”朱延禧適時地出來和稀泥。

魏忠賢冷哼一聲,早已經料到幾個人會和稀泥,會敷衍,想蒙混過關!

不過,魏忠賢既然已經出手,就絕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他抓住周如磐的話,發威道:“周大人,你說二甲頭名所做的詩不錯,但是也未見得比一甲前三所做的詩有何優勝之處,四人所作之詩相仿,是不是?”

周如磐聽魏忠賢將自己剛才說過的話一字不差的重複了一遍,很是反感,皺眉冷然道:“不錯,是我說的!魏公公有何高見?我這話要是說的有問題,大可以到禦前評判,也可以讓天下人評判!我周如磐一生行事行止端正,不怕被人評說。”

能做到頂級高官,絕對談不上什麼一生行止端正,周如磐是自問自己的事情不多,而且都是小事,跟你魏忠賢比起來,純屬小巫見大巫!

周如磐的經驗就是每次與魏忠賢懟,都直接升級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公開化,擴大化,有本事你魏忠賢就跟我周如磐正麵懟!

魏忠賢的確拿周如磐這招的辦法不多,卻也不是全無辦法,冷笑一聲,然後道:“我差點忘記了,周大人也曾經在東林講學,與這三個士子有師生情誼,老師護著學生,這是人之常情!”

“魏公公!這話差矣!”周如意忍不住站起身來:“我是真的覺得二甲頭名所做的詩不錯,但是也未見得比一甲前三所做的詩有何優勝之處,四人所作之詩水平相仿!現在就可以讓人將幾首詩都錄下,讓在場的人都不記名投票,看我說的是對是錯!我隻論詩的好壞,完全沒有放個人利益在其中!而且會試閱卷,我也並沒有參與,這一甲三人也不是我改出來的!”

“可以!就不記名投票吧!”魏忠賢嗬嗬一笑,他不斷引導,為的就是要引導到投票這一步!

韋總裁一汗,都說明朝不管是經濟的進步,還是科技的發展,還是政治模式,都具備了資本主義製度的萌芽,還真的不錯,這個時代就這麼流行不記名投票了啊?好先進的感覺!

韋總裁覺得新奇,魏忠賢、吳孔嘉等人則很高興!

因為今天在場的官員差不多一百五十人,在場的進士三百人!

一共是四百五十人左右,不管是官員還是新科進士們,閹黨,東林黨和中立派的比重大致都是相同的。

也就是說,這四百五十人當中,閹黨、東林黨和中立派所占的票數基本上都是一百五十票左右。

如果是讓一甲前三和吳孔嘉四人投票決勝負,吳孔嘉將占到極大的優勢!

因為吳孔嘉可以將閹黨那一百五十票盡數吸納,而一甲前三人則要分一百五十票,就算中立派有所偏向東林黨,但吳孔嘉仍然有很大的優勢!

朱延禧和丁紹軾都將這一點看的很清楚,暗暗惱恨周如磐落入了魏忠賢的圈套,但是當著這麼多人,也沒有辦法說什麼。

本來在朱延禧和丁紹軾看來,魏忠賢這套死纏爛打是很容易化解的,他死纏爛打,我們也死纏爛打,不去理會他就是了嘛。

可你周大人,這是,這是,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