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50 九千歲的氣場】(2 / 3)

京城在這樣的災年仍然不顯得冷清蕭疏,韋總裁實在是有些功勞的。

飲宴的地方在後院的大院內,長廊上也擺放著桌子,否則光是院子,坐不下這麼多,三百人,外加官員,至少有四百人,十人一桌,也得四十張以上的桌子。

因為是到首輔大人府中,所有的進士都規規矩矩的,進入府中之後就不再隨意交談,一個個眼觀四路耳聽八方,生怕犯錯。

吳三輔緊緊的跟著韋寶,輕聲道:“首輔大人的府邸也不過如此嘛,還沒有我家在山海關的府邸大,更沒有我家在永平府的府邸大。”

“這裏是京師啊,跟山海關比,跟永平府比?京城的地價是什麼價?”韋寶微微一哂笑。

進士們花了半個時辰才全部入座。

雖然沒有吳孔嘉那般受到非東林係的進士眾星捧月般的對待。

但是韋寶年輕啊,所有的進士當中,二十到三十歲之間的人都寥寥無幾,就吳三輔這種三十出頭的人,都屬於極為年輕的了。

主流是四十到五十之間的,甚至還有不少五十以上的進士。

這樣,韋寶這十來歲的少年,就顯得有點顯眼了。

幸好隻是二甲第二名,並沒有礙著誰的事,所以,盡管有人私下談論韋寶的年紀,卻也沒有引起廣泛討論。

比起十五歲就中進士來,大家似乎對於韋寶的商人身份更加感興趣。

不是仰望的那種感興趣,而是有點輕視的意味在裏麵。

因為這個年代,不管是多麼成功的商人,在官場人物麵前,都是要被輕視的。

在場的有一個算一個,或者是官員,或者即將成為官員。

相比於進士們的入場,官員們來的時候,速度就快的多了,因為他們有官服,有請柬,不需要花時間辨別身份。

韋總裁靜靜的坐著不說話,聽官員們互相客套,好像來的大部分是禮部和吏部的官員,都是與這次會試有關的官員。

不管從哪個層麵看,韋寶今天都不會是宴會的主角。

隨著客人逐漸到齊,被邀請的官員們都到了,氣氛開始活躍起來,進士們也敢小聲的聊天了。

不過,韋寶能感受到進士們的尷尬。

因為在外麵的時候,大家是按照東林,閹黨,中立派,這樣紮堆的。

可到了裏麵,基本上是按照名次排的席位,韋寶與吳孔嘉坐在一起,而吳三輔坐在長廊上。

長廊上擺的十幾桌都是三甲的同進士出身。

韋寶與吳孔嘉其實可以算是同一陣營的,都屬於魏忠賢序列,卻著實沒有什麼共同話題。

東林學生和其他地區的學生就更沒有什麼話題,以至於,一張桌子的進士,會自動分成兩派,或者三派,那樣的氣氛,哪裏能融洽。

好在大家也不會到劍拔弩張的地步,知道對方與自己不是一個陣營,大不了不交談。

就在宴席即將開始的時候,主角才進場。

除了薊遼督師孫承宗大人,內閣的幾位閣臣都到了。

顧秉謙,現在的內閣首輔,正月晉少傅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

朱延禧,正月晉少傅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

魏廣微,正月晉少保兼太子太傅禮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

周如磐,東閣大學士。

黃立極,東閣大學士。

丁紹軾,東閣大學士。

馮銓,晉禮部侍郎兼東閣大學士。

孫承宗,出鎮,少師兼太子太師。

韋寶知道顧秉謙和魏廣微是魏黨的人,或者說是傾向於魏黨的人。

朱延禧是東林領袖。

至於其他大臣,韋總裁暫時弄不太清楚,也不想搞清楚。

以他一個官場新丁來說,大明官場還不太關他的事情,到了閣臣這種等級,就更加不關自己的事情了。

本來韋寶想從官員們的態度來區分哪些是東林黨,哪些是閹黨,但很明顯,官員們要比進士們有城府的多,從表麵還真的分辨不出來。

聽他們寒暄,韋寶好像知道了,魏廣微是禮部尚書,周如磐,黃立極和丁紹軾三人好像也是禮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