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2 天生的情種】(3 / 3)

“好了,別哭了啊,還哭?”回行宮南苑的路上,韋寶輕聲的勸慰。

王秋雅擦了擦眼淚,哀怨的看著韋寶:“為什麼要像剛才那樣冒險?公子若有個三長兩短,我和曉琳,還有蕊兒,還有芳姐兒,還有趙大小姐,我們怎麼辦?吳大小姐應該也會很傷心的!”

韋寶一汗,聽王秋雅數著女人的名字,真的覺得自己是不是真的是情聖啊?這才幾個月,弄這麼多女人出來幹什麼?

而且不光弄這麼多出來,王秋雅、範曉琳、徐蕊、芳姐兒這四個,他還已經睡過了,真是老天爺呀。

“以後絕不會再像剛才那樣了!”韋寶堅決道:“剛才是我錯了,但是我既然已經說錯了話,若在那個時候退縮,我以後還有臉麵活在世上嗎?我怎麼見人啊?”

“所以,千萬不要隨便承諾什麼啊。”王秋雅心疼道。

“嗯,知道了。”韋寶握住了王秋雅的小手:“放心,以後真的不會再這樣了!這是最後一次!以後絕不會再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

王秋雅溫柔的嗯了一聲,展顏一笑,無論韋寶說什麼,她都會相信的。

韋寶看了眼身邊的王秋雅,他知道自己喜歡王秋雅,但是,多數是剛剛穿越重生的時候,鵰絲心理比較重,嚐嚐味道,解個渴而已,他終究不能忘記王秋雅曾經對鄭忠飛有好感的事情。

範曉琳也一樣,範曉琳對自己很好,而且算是一心一意,但是範曉琳在自己的眾多女人當中,顏值偏低,可能要算最低吧。

雖然範曉琳放在鄉裏也是大美女一名,但是要放在縣級,市級,就不出眾了,更不用說地區級。

徐蕊很漂亮,可曾經做過青樓頭牌,陪過很多男人,總有些疙瘩。

芳姐兒反而比較有優勢,顏值不錯,對自己也很好,一心一意,在酒樓那麼複雜的環境也能一直守身如玉,而且,韋寶是現代人的心態,也不在乎商人家的女孩的身份。

睡過的四個女孩當中,芳姐兒,範曉琳、蕊兒、王秋雅,應該是這個順序的。

韋寶本來就是一個有點怪的人,之所以將最不重視的王秋雅擺在身邊,也許隻是現代的一點變態情節吧!

把王秋雅從鄭忠飛那裏搶過來,是他命運的一個起點!這一次的勝利,代表他挑戰地主階層的第一次勝利!

當晚,韋總裁在床上輾轉反側,總是睡不好,才見過朝鮮公主貞明公主一次,肯定談不上一見鍾情,但是他喜歡貞明公主的外形。

可貞明公主卻已經是人妻,又讓韋寶覺得有些掉價!

為一個人妻冒了一次大險,簡直傻!

不過,他轉念一想,又覺得自己應該不是為了想睡貞明公主而冒險的,今天應該還是被貞明公主死死的揪住不放,逼的有些上頭了,想盡快解決貞明公主這個麻煩,才強行用命裝了一個逼。

怎麼想,怎麼覺得今天傻。

至於女人越來越多。

韋寶覺得應該也不是自己有多麼的多情的關係,主要是隨著權勢和財富的增長,女人自己一個個的冒出來的好嗎?

若不是自己有現在的條件,上哪兒去認識趙金鳳?上哪兒去認識吳雪霞?又上哪兒去認識什麼大明公主,朝鮮公主啊?

次日,朝鮮人的辦事效率很高,韋寶讓林文彪拿朝鮮王李倧的王旨去接收位於公州的李爾瞻的產業,十分順利。

李爾瞻有很多產業,光是在公州範圍,就有二十多處!

韋寶讓統計署的人先全部租出去,帶帶人氣。

韋寶不喜歡建築物長期空置,知道那樣的話,最傷建築物了!尤其這個年代的建築物都是木石結構的,一段時間不通風,木頭都會腐朽。

韋寶也在兩日後,搬進了收拾的很幹淨的李爾瞻位於公州城中的大宅院,雖然比不上整個公州行宮,卻絕對比韋寶住過的行宮南苑,要大,要奢華的多。

“這家夥快趕上和珅了吧?”韋寶喃喃自語了一句:“這人在光海君時代當權那麼多年,就是朝鮮的和珅啊!”

林文彪、金內官、金尚宮、王秋雅們,自然不知道和珅是誰,但是總裁沒有解釋,他們也不會問。

“今天是我和李倧,以及朝鮮的兩班重臣約定的日子!收到消息了嗎?他們會乖乖的交出太傅的名號,以及交給我們仁川嗎?”韋寶問道。

林文彪答道:“絕不可能!我們的人雖然沒有打入朝鮮的朝廷,但是在幾名大臣家裏都安揷了外線,李倧甚至這幾日都沒有再找人提起這事,根本沒有與大臣們商量過!朝鮮朝廷這四日當中,也隻在昨日舉行了一次常規朝會,時間很短,談的大都是對漢城叛軍的戰爭。”

韋寶點頭:“看樣子,這些人是不但是遵守信用了,今天肯定會說什麼李倧身體抱恙之類的話搪塞,我若去求見李倧,一定見不到!”

“嗯,我想多半也會這樣,他們在等漢城的戰局!若是朝鮮的官軍勝了,恐怕朝鮮的王公大臣們和朝鮮的王,又是另外一幅嘴臉了!”林文彪答道。

“那漢城的戰局,有那些情報?”韋寶問道。

“朝鮮大將張晚病愈,已經組織大軍與李適的叛軍在漢城郊外作戰兩次,兩次都是官家小勝!依著我看,叛軍潰敗,就是這幾日的事情了!”林文彪答道。

李適叛亂主要因為在仁祖反正的過程中,李適出了大力!

但是論功行賞,李適隻是被排在二等功臣第一。

李適對這一結果極其不滿。

首先他就與頭等功臣金瑬有隙,曾放言以違期不至之罪要斬金鎏,“與瑬事事相忤”;其次他對作為內應的訓練大將李興立騎在他頭上也頗有微詞,李興立在反正後被提拔為工曹判書,比李適的漢城府判尹職位要高,錄勳時更列入一等功臣,而李適屈居其下;第三則是金瑬的兒子金慶征、李貴的兩個兒子李時白、李時昉、沈器遠的弟沈器成、崔鳴吉的哥哥崔來吉、張維的弟弟張紳等都被策勳,但同樣參與反正的李適的兒子李栴卻不在功臣名單中,他的弟弟文官李遯也未被擢用。

再加上當時出鎮西北是個苦差事,李適及其下屬對仁祖政權的怨念更深,遂心懷不軌。

天啟四年,前教授文晦等6人來王宮揭發李適的逆謀,稱李適父子與韓明璉等數十人心懷不軌,密謀起事。

李倧命令逮捕包括李適兒子李栴在內的大部分嫌疑人,但對李適卻預判其未必謀反,於是不顧李貴諫言,不予逮捕。

仁祖李倧派往寧邊捉拿李栴的使者高德祥、沈大臨及宣傳官金芝秀、中使金天臨等在入城時被李適殺死,二十二日正式舉兵。

李適麾下有12000餘名士兵,“三冬練藝,號稱精銳”,其麾下700名使用鞭棍的騎兵以及130餘名作戰勇敢的“降倭”更是讓官軍防不勝防。

而都元帥張晚麾下隻有3000兵力(張晚當時還臥病在床),再加上駐紮龜城的將領韓明璉響應李適,叛軍的聲勢更為壯大,從寧邊一路沿價川、順川、江東、遂安、黃州、鳳山、瑞興、平山等地,僅過半個月就逼近漢城。

在聽說李適已突破臨津江以後,仁祖率王室百官倉皇南逃。二月十日,李適進入漢城,此時跟隨仁祖逃難的宗親興安君李瑅(宣祖之子)潛回漢城,李適遂立他為王,同時“募兵於城中,投入者甚多”。

現在隨著張晚的親自指揮,官家士氣開始慢慢恢複。

“不能再等了!今日啟程,我要去漢城!你派人去知會朝鮮人一聲!”韋寶對林文彪道。

“是!總裁!”林文彪當即答應。然後又有點猶豫道:“怕李倧不會答應吧?漢城現在可是在叛軍手中,而且,我們以什麼名義去漢城?李倧會不會多心?”

“恐怕李倧不會同意!”金內官也道。

https://www.biqiuge8.com/book/43631/425974588.html

biqiuge8.com。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