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83 各懷心眼的韋寶與洋人傳教士們】(1 / 3)

其實也容易理解洋人傳教士們為什麼會用漢語互相溝通,這些人都來自不同的歐洲國家。

主要是德國、當然這個時候還不叫德國,應該說大普魯士地區吧,還有意大利,法國、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每個地方的語言都不同,他們自己之間交流,主要用意大利語。

這時候的英語還不是主流。意大利語晦澀難懂,本來他們之間用意大利語交流就有點費勁。

所以他們在大明待的時間久了之後,相互之間的交流反而是漢語了。

“韋寶先生,這個望遠鏡,是你自己製作的嗎?還是在哪來買的?什麼地方有這麼先進的科學技術?簡直無法想象,我很想到那裏去見識學習。”金尼閣誠懇的問韋寶。

韋寶得意的嗬嗬一笑,好不羞恥的道:“是我,我製作的!不過,隻有到我韋家莊科學院去,我才有相關設備給你見識!包括玻璃工藝,也是我們韋家莊所獨有!京城有賣韋家莊四特酒,你有見識過嗎?那種裝酒的玻璃瓶子。”

“有,有,有!我想起來了,我見過,原來那就是你們韋家莊的酒啊?你們的玻璃工藝已經遠遠超過了歐洲,你們真了不起!”金尼閣心悅誠服道:“若是可以的話,我希望能到韋寶先生你說的這個韋家莊去看一看,可以嗎?”

“當然,非常歡迎。”韋寶笑道:“不過我更歡迎的是願意加入韋家莊的人,因為很多超越別人的科技,我不太希望隨便泄露。”

一幫傳教士聽韋寶這麼說,更加有興趣了,在這個時代,還沒有多少人有這麼強烈的知識保護意識,更何況對方隻不過是一個大明朝的少年。

金尼閣笑道:“其他人我不清楚,我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我已經想好了在大明國終老,到了我這個年紀,已經沒有多少年頭好活的了,我希望在餘生搞搞研究,傳播天主教。”

韋寶淡然一笑,“很歡迎。”不過,韋寶並沒有很上杆子的說太多。

這是韋寶談判的習慣,喜歡先試探的差不多了,再談具體的事情,先要大概掌握對方的想法,才談自己的想法。

觀看月食,一直持續了近三個小時,才差不多結束。

吳雪霞早就有些不耐煩了,催促了好幾次,要韋寶回去。

“你先回去吧,馬上就完了,我想請這些傳教士去吃一些東西。”韋寶答道。

“你對這些洋人這麼感興趣?你想……想讓他們跟你走?你看中了他們的學識?可那些學識與你科考有什麼關係嗎?這些洋人連說咱們的話都說不太清楚。”吳雪霞的確很聰明,立時猜出了韋寶的想法,卻很是不解。

韋寶笑眯眯的瞟了眼吳雪霞:“你弄不懂的事情還有很多,人生不止是科考!”

人生不止是科考這樣的話都出來了,弄得吳雪霞很是無語,“那你想考武舉了是不是?”

“武舉不是科考啊?要是這趟過不了鄉試的科試,拿不到鄉試的入場券,我就再不參加科考了!”韋寶笑道。這麼說完,忽然感覺渾身一陣輕鬆。在現代就為了考試考試,整個人弄得像是煞筆一樣,根本就是應試教育的犧牲品,為什麼到了古代還放不下?

雖然通過正式的科舉途徑進入官場,對於他的發展十分重要,但是真的這條路走不通的話,似乎也沒有什麼嘛!?天塌不下來!

吳雪霞奇怪的看著韋寶,不知道他到底是怎麼想的:“我不回去,我要和你在一起。”

韋寶聳了聳肩膀:“隨便,你別犯困就行。”

又過了一會兒,月亮徹底出來了,依然是又大又圓,明亮照天下。

此時已經沒有多少老百姓堅持到這個點了,雖然京城比其他地方都繁華,但是這個時代的人的生物鍾早,天黑了的時候,也是絕大多數老百姓睡覺的時辰。

老百姓可舍不得點燈,大戶人家舍得點燈,到了晚上八點九點,也該睡覺了,能在現在這種十點多鍾還沒有睡覺的人,要麼是有差事在身的當值的衙役,要麼是吳三輔他們那種花花公子哥,或者是青樓姑娘們,窯子裏的姑娘們。

韋寶向一幫傳教士表達了想請他們去吃東西的想法。

一幫傳教士很高興,他們顯然比普通大明朝的人要睡的晚一些,或許是因為生物鍾的關係吧,他們一般淩晨才睡,不過,因為有教堂,早上有早課,早上起來的也是很早的,五六點鍾就起來了,下午又一般會睡一個午覺。

傳教士們先是客氣了一番,見韋寶請客的態度很誠懇,而他們也很想結識像韋寶這種又有財力,又懂得科學知識的另類大明人,便欣然應允了。

韋寶問過他們有沒有什麼吃的方麵的忌諱。

初期教會因為是脫胎於猶太教,所以在吃什麼的問題上有分歧。教會專門開會討論此事,最後做出決定,除了“勒死的動物”和“血”以外都可以吃。

當然,屠宰業其實很少用“勒死”的方式,那麼就隻剩下“血”不可吃。

這個問題,有些教會還是主張要禁止吃血,因為這是聖經裏麵的吩咐,也因為血象征著生命。

當然也有教會和基督徒不這樣看待,認為那隻是初期教會針對當時的問題提出的具有時代性的解決方案,而那個方案的精義在於去除了很多“不可吃”的規條。

韋寶在了解了這些之後,知道這些人沒有什麼忌諱,而且,這些基本可以屬於‘假神父’,很多人都不是正統的教徒,而是為了方便到大明朝行事,方便散播西方文化,方便了解大明,而用的神父身份。

所以韋寶將他們安排在了離他們住處宣武門裏街不遠的一家天地商號酒樓。

這個時間段,大部分酒樓都已經打烊,天地商號的酒樓也不例外。

不過,總裁有令,廚子睡覺了也得爬起來啊。

這樣,等眾人到了之後,便成了關起門來吃飯,他們幾十個人等於包餐了。

一夥洋人傳教士在知道這間酒樓是韋寶的之後,更是對韋寶的實力佩服不已,因為韋寶看上去,是如此的年輕。

“韋寶先生,不介意我問你的家世吧?先生家一定非常有錢。”金尼閣試探道。

韋寶微微一笑,“我父母親都是遼西的普通農戶,就在去年冬天,我全家人差點出外逃荒。”

傳教士們聞言,都驚奇不已。

韋寶見大家不相信,遂簡單的講述了自己的發跡經過。

吳雪霞輕聲道:“還不是靠了劫持了我家的一車上等皮毛嗎?”

“糾正一下,不是你家的,是建奴的!而且,我不是劫持,是真金白銀買來的。”韋寶笑道。

“哼,真金白銀買來的?你剛才自己都說了,你全家都差點被逼的出外逃荒了,試問,你們家既然都有銀子買一車上等皮草,少說得有四五萬兩紋銀吧?都這麼有銀子了,還犯得著出外逃荒嗎?”吳雪霞一下子就戳破了韋寶的謊言。

韋寶暗歎謊言到底是沒有持久的道理,很顯然,吳雪霞問到了點子上。

“到了買皮草的時候,我已經做生意做了一段時間了!而且,誰告訴你,我一定要一次性付清所有買皮草的錢?我不能分批付嗎?”韋寶嘴硬道。

“別說了,不用解釋。”吳雪霞不想再聽了,一副她全都明白的表情瞟了眼韋寶。

韋寶正好也懶得解釋。

在韋寶說過了自己的經曆之後,一幫洋人傳教士和韋寶的距離一下子就拉近了,隨同而來的欽天監官員李祖白也對韋寶大加讚賞,直說韋寶的經曆簡直是聞所未聞,堪稱大明商界傳奇人物!

傳教士們也互相介紹自己的經曆。

金尼閣原名尼古拉·特裏戈,1577年3月3日生於今法國的杜埃城,位於佛蘭德斯境內。金尼閣生活的時代處在西班牙統治下。1615年,金尼閣在德意誌的奧格斯堡出版他翻譯並增寫的利瑪竇中國劄記《基督教遠征中國史》時,在封麵上就明確自署“比利時人”。

金尼閣的故鄉杜埃在其去世半個多世紀後被法國征服並劃入法國版圖,因而金尼閣被看作法國人。

由於他和利瑪竇開啟了以拉丁文為中文注音的先河,到了韋寶穿越而來的後世仍被傳為美譽。金尼閣有一個宏大的願望,便是帶著人將他搜羅的,現在西方科學最為先進的“西書七千部”介紹給中國知識界的計劃,不單是介紹,還得翻譯,這是一個很龐大的工程,必須得到大明政府的支持。

“這個事情,我支持了!不管你們要花多少銀子。”韋寶道:“銀子還是小事,我覺得,你們主要沒有這麼多有學問的傳教士,必須要懂洋文和漢語,平均一人一年兩本書,要想在十年之內完成這麼龐大的計劃,也至少需要五百人左右吧?”

“是的,這才是最大的問題。”金尼閣點頭道:“不過,我們這裏有三十多人,我還能聯絡一部分傳教士過來,能湊集百人,若是有韋寶先生你的支持,不考慮資金的情況下,又幾百個漢人跟著我們學習,兩年之內,他們就能同我們的水平差不多了。”

韋寶大喜:“沒有問題,你這個計劃,我將全力支持!別說用不了一百萬兩紋銀,便是一百萬兩紋銀,二百萬兩紋銀,我都投資!”

一群傳教士都很激動,紛紛表示願意參與金尼閣的這項龐大計劃,在利瑪竇死後,金尼閣已經是歐洲傳教士在華的最有號召力的人物,雖然朝廷不是很重視,但他們還是很有信心的。

韋寶微微一笑,暗忖朝廷怎麼可能重視?你們當還是在萬曆朝嗎?

萬曆皇帝那是手裏有錢,而且好玩的人也比較開拓思維,容易接受新事物。

現在朝政大權被魏忠賢魏公公把持著呢,魏忠賢排斥異己的時間都不夠,哪裏會管你們這些洋人的閑事?

就當初利瑪竇跑到大明朝來,經曆也是很坎坷的。

1583年9月10日,利瑪竇與羅明堅進入中國,求得知府王泮的允許,在崇禧塔旁修建了一座帶有教堂的小房子,在肇慶建立了第一個傳教駐地。

利瑪竇出版了第一份中文世界地圖,並用中文和羅明堅起草了第一部《祖傳天主十誡》。經過了幾次嚐試,利瑪竇和羅明堅沒能建立起新的駐地,羅明堅被教皇召回羅馬安排教皇使節去見中國皇帝,而利瑪竇和麥安東神父繼續留在肇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