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了?說中了你的心思,不高興了嗎?本來就是啊,我又沒亂講。你要不是把精力都花在這些雜學上的話,否則以你的聰明,科考有什麼難的?”吳雪霞笑眯眯的瞟著韋寶,一副很懂韋寶的模樣。
韋寶淡然一笑,暗忖你懂個毛!我來大明之後,既沒有把大量心思花在科舉上,也沒有花多少心思在雜學上。
時間都用去幹什麼了,自己都說不太清楚,反正稀裏糊塗的,一天就過去了。
自己這些科學知識,那都是,是個現代普通男人,受過基本的現代教育的人都知道的理化知識好不好?
而且,對於吳雪霞這麼高看自己,韋寶也鴨梨山大,自己就是從現在開始,將全部精力都放在那些勞什子科舉書籍上,沒有個五年以上的苦功,也不具備來鄉試這種戰場與這些正牌秀才比拚的實力!這是韋寶個人的認知,通過這次科試,韋寶一點不敢小瞧科舉了。
真正的秀才,哪個沒有兩把刷子?就連那些紈絝公子哥,每個肚裏都是有好些墨水的。哪個也不比他差。
湯若望很快就請來了他的老師金尼閣和幾位好朋友傳教士,一群洋人與韋寶互相認識之後,都暗暗稱奇。
因為他們從來沒有試過這麼認同一個東方人,這個東方少年似乎很神奇,因為他與他們的談話方式,和對科學的認識,都很像是一個歐洲人,還是這個時代歐洲最發達地區的有學問的人,而一點不像一個東方少年。
湯若望隨身帶著一本他翻譯的《遠鏡說》,拿給韋寶看。這本書在這個時代,成為傳播光學和望遠鏡製造技術的奠基性著作,對後世有重要影響。
這書是湯若望和幾個洋人傳教士,還有大明的官員共同翻譯著述的,不光是翻譯,還延伸了很多知識,已經能代表這個時代對光學應用的最高水平了!
韋寶讀高中的時候,就光學學的比較好,也曾經動手做過簡單的望遠鏡和對折望遠鏡。
對折望遠鏡本來是想用來偷看女人洗澡的——笑。
用彎曲折光的原理,分成三段,不必冒頭,便可以觀察牆外的視野。
好在韋寶膽子小,做成功之後,也沒有敢試用。
有個同學用了,然後就被抓派出所去了,回家被吊打一頓,學校還通報批評,讓其他同學笑話了很久。
韋寶翻了翻,對湯若望笑道:“你們的望遠鏡很不錯,不過,我想請你們看看我這個望遠鏡。”
韋寶說著,讓林文彪拿出他的望遠鏡。
韋寶會帶一支望遠鏡在身邊,一般由林文彪為他裝著。
除了一把左輪手槍,和銀票,韋寶身上幾乎不放什麼東西。
其實連銀票都不必放,不過韋寶習慣了身上帶錢,不帶錢的話,感覺沒有安全感,哪兒哪兒都不對勁。
而且韋寶挺喜歡自己直接花錢的感覺,特別帶勁。很享受那種一擲千金的感覺。
林文彪從懷裏將望遠鏡拿出來,立時引得一幫洋老外一陣驚呼。
韋寶一汗,是不是不該把這麼高端的東西拿出來?嚇著他們了?
望遠鏡不屬於武器,再如何先進,也不違反大明啥律令,所以韋寶敢展示這種類型的高科技。
韋寶拿出來的是一款軍用望遠鏡,光是奢華的外觀都已經將這幫洋人傳教士們鎮住了!
這款海軍用的軍用望遠鏡在夜間使用的其分劃板,還帶燈光照明。
不過韋寶並沒有開燈,要是開燈,那就不光這幾個傳教士嚇呆了,恐怕這裏在場看月亮的上千號人,有一個算一個,都得嚇瘋過去吧?
軍用望遠鏡的出瞳距離比較大,以便觀測者佩帶防毒麵具。為防止射擊時撞擊頭部,有的瞄準鏡出瞳距離大到七八十毫米,還要備有軟硬適度的眼罩和護額。
從光學性能和結構性能上來說,軍用望遠鏡比較優良,可靠性較高,因為它的設計更加審慎,用材質優、工藝考究,例如像質好、雜散光少,放大倍率與入瞳大小匹配以達到最佳分辨率。
由於質量要求高,軍用望遠鏡在出廠前都要經過環境試驗,一般包括振動試驗、高溫(十55℃)試驗、低溫(一45℃)試驗、淋雨或浸水試驗、氣密試驗。經過這些試驗,產品性能仍能保證在規定範圍內的才能出廠。
有的產品鏡體內還自帶幹燥器,出廠前抽出空氣再灌入幹燥空氣或氮氣,有效地防止日後內部鏡片長黴生霧。
普通民用望遠鏡一般不做環境試驗,或僅做部分試驗。這一點是人們從市場上難以了解到的,僅從產品外貌上也看不出來。
韋寶這部望遠鏡要是放到市場上,軍品店偷偷賣的話,得上萬人民幣!
“韋寶先生,我能看一看嗎?”金尼閣很謹慎的問道。因為看出來這位東方少年的望遠鏡似乎很昂貴,很先進,怕人家不肯。
韋寶微微一笑:“當然可以,金尼閣先生,這沒有問題,不過,我先調一下焦距。稍等。”
“好,好,不著急。”金尼閣急忙道。
其他的洋人傳教士也眼巴巴的看著韋寶,都想試一試這麼漂亮的望遠鏡,而且是雙筒的,跟他們的單筒望遠鏡有什麼不同?
不單單是他們,吳雪霞也很著急,“韋寶,你這是什麼東西啊、你怎麼從來沒有拿出來過?能用這個看天狗吃月亮嗎?快給我看看吧。”
“嗬嗬,別著急的,等會。”韋寶笑道。
韋寶會擺弄望遠鏡,首先裝定視度。手持望遠鏡向月亮觀察。
分別對左、右眼進行裝定,轉動目鏡視度轉螺直至清晰為止,記住視度的分劃數。繼而裝定目距。
雙眼通過望遠鏡進行觀察,並扳動望遠鏡筒,使兩個視場彙合成圓形,這時目距的分劃數就是觀察者的目距。
使用望遠鏡觀察時應雙手持握,兩肘夾緊緊靠胸前,這種姿勢比較穩固,如果有工事或其他依托物,肘部應盡量支撐,特別是使用大倍率望遠鏡。在雪霧天氣或強烈日光下使用望遠鏡,可戴上濾光鏡,使觀察較為清晰。
軍用望遠鏡中的密位分劃可利用“上間隔,下1000,密位、距離擺兩邊,要想求得那個數,對角相乘除鄰邊”的公式,即可測方向角、高低夾角和目標距離。這在“軍事地形學”中有專門講述,是每個軍官或偵察兵的必修課程。
韋寶雖然在現代沒有接受過任何軍事教育,隻在初中和高中,大學開學階段受過簡單的軍訓。也基本是走走步操,站隊啥的,沒啥用處。
不過在重生穿越之後,韋寶在鎮遠艦上不但獲得了軍用望遠鏡,還有很多沒有拆封的望遠鏡的盒子裏麵,還有詳細的使用說明書,韋寶都仔細的研讀過。
韋寶有個優點,愛好了解東西的大致構造和使用說明,比如他在現代換過兩次車,兩部車的使用說明書他都仔細看過,對於自己的車子,每一個部件都很了解。
雖然這種了解對於製作沒有什麼多大幫助,但是對於使用還是很有好處的。
在現代,好些人開車開了很多年,車上的許多裝置是幹什麼用的都不知道呢。
韋寶將望遠鏡左右目鏡的正負屈光度刻度調整至0刻度。雙手分別握持望遠鏡的左、右鏡身,搜尋遠處目標同時拉展或按壓左、右鏡身,使望遠鏡的目距與人眼的瞳距相同時,人眼看到的全視場為圓形,方才停止調整。
搜索目標,鎖定目標後,轉動左目鏡視度手輪,使望遠鏡左支係統目標像和分劃圖象完全清晰後,再轉動右目鏡視度手輪,使右支係統目標像完全清晰,便完成對所觀察目標的調整。
因為望遠鏡光路設計具有動態自動聚焦功能,因此當望遠鏡清晰度調整好之後,再次觀察距離不同的目標時不需重新調焦。
流入我國的第一具望遠鏡就是剛才韋寶見識過的,由德國傳教士湯若望攜帶入京的。
湯若望和李祖白兩人不但共同翻譯了《遠鏡說》一書,把西方望遠鏡的製作方法介紹到中國,湯若望還帶了歐洲這個時候最先進的望遠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