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2 祖大壽很生氣】(3 / 3)

所以可以看出,明初商稅並不低,那麼為啥明初永樂及永樂之後商稅就走低了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寶鈔崩潰以及後續政府的財政操作混亂導致的。

明朝前期財政歲入明顯優於宋朝前期,不過由於北宋後期財政的增長,有不少是過度收稅及通貨膨脹,如果減去這些不合理增長,增長幅度也不是特別大,畢竟是農業社會。

而明朝財政長期無增長甚至是下降,後期超過但也不多。

明朝中後期財政收入沒宋朝多,原因主要是自身寶鈔崩潰和財政思想保守。

但看糧食收入就能看出明朝經濟明顯強於宋朝,宋朝糧食收入隻有明朝的三分之二,差不多也是兩者畝產的差距。

明朝的財政崩潰了,是滅亡的最大問題。明代田稅長期低稅率,但並未給國家實惠,得利者是官僚,田地低稅率於農民而言區別不大,該高還是高,因為地主才是其依附者。

政府缺乏資金,農民無法從政府獲得低利率貸款,限製高利貸的條文隻能是一紙空文。

明末民變與三餉互為因果,環環相扣。

募兵加劇負擔,而欠餉又加劇兵為匪。

可知,如果經濟問題解決了,軍事上的兵員是足夠養兵的,那麼軍事守住了,明朝也就不會有農民起義,其流民安撫了都。

“為師不擔心你拿到了這麼多的人口之後會守不住遼南,隻是擔心你隻是老百姓的身份,沒有朝廷的支持,你無法負擔這麼大的人口吃飯問題!”孫承宗語重心長道:“小寶,為師不瞞你,現在朝廷有很多人攻訐為師,急於要將為師趕走!為師至多在遼東待到今年年底了。”

“恩師不必過於焦慮,就算恩師被迫下野,也能讓其他人看明白遼東離不開恩師,換了誰,都不會比恩師做的更好!”韋寶誠心實意道。

因為從孫承宗能看出財政與邊事的關係,韋寶就已經很確定孫承宗是曆史上難得的帥才了,元帥與將軍不一樣,大將軍稍微懂一些政治經濟就行,主要還是軍事上過硬!

而元帥主要會看形勢,掌握各時機,製定總體戰略,這些,都要遠比具體的軍事才能重要,顯然,孫承宗人家就具備帥才。

不過,韋寶不會糾正孫承宗的這些判斷,甚至恨不得為孫承宗的悲觀判斷推波助瀾才好!

因為韋寶能看出來孫承宗對於自己也是有提防之心的,畢竟一下子得到這麼多的人口,自己又不是大明官場的人,光用自己打算科舉,打算走大明官場之路,恐怕難以徹底拉到孫承宗的信任。

而孫承宗將形勢看的越悲觀,越有可能做出很多違背了常規手段的事情,比如這次強力相助韋寶獲取幾百萬遼民的事情。

孫承宗聽韋寶能這麼評價自己,很是欣慰,笑著點頭道:“隻有小寶你最懂我!我此前與人說起恐怕會歸隱,他們都是堅持不信,隻有你是從恩師下野之後看問題。為師果然沒有看錯人,你是懂變通的人,世上最難的便是變通二字,要看到已經不易,能看破,更是奇才,小寶,你便是奇才呀。”

“恩師,這萬萬擔不起的,我自然也希望恩師能健健康康的,一直為朝廷出力。恩師說的不錯,大明最主要的是財政問題。依著我看,從萬曆年間就開始衰敗了。而從體製來看,在於財政和黨爭這兩方麵,黨爭是表象,財政問題則是更為深層原因。稅收政策是低農業稅且士大夫免稅,其他稅種沒有明確的征收渠道,比如皇帝可以自己派太監去收礦稅,茶稅,這些稅種沒有征收係統,所以一旦地方和中央的利益集團反抗,結果就是停征。大明的朝廷窮,農民窮,縉紳富。有朝一日朝廷能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政府控製出海貿易,不斷的養肥鹽商,然後割鹽商韭菜等等,大明的財政就能有起色了!”韋寶道。

孫承宗吃驚的看著韋寶,若是說此前,隻是為了能從韋寶那裏弄到錢糧支持邊務的話,隻是功利性的收韋寶為弟子,現在的孫承宗則是真的已經完全接納韋寶這個弟子了,甚至覺得收韋寶為弟子,這是他一生當中,有可能的,最大的幸事!

“小寶,為師說你是奇才,你果然是奇才,這番看法,又比老夫高明不知道高出幾何了啊!”孫承宗高興的哈哈大笑道。

韋寶微微一笑,急忙謙虛了幾句。

這不算什麼,孫承宗這個時代的人,隻能往前比較,拿大明跟大宋比。

但是韋寶卻能拿大明跟滿清比,雍正的改革還是很成功的,一舉解決了許多稅務上的弊端!

從製度的有效性,到執行力,滿清都比明強的多,結果就是中央政府即使失去東南還能跟太平天國打個有來有回。

而大明卻為了戰勝一個十萬人口的部落,逼反了數省農民。

滿清是全國皆窮,生產力不再發展,但是政府稅收穩定。

二者的區別還是階級矛盾,大明的地主階級徹底墮落,不顧國家的實際情況,保護自我利益導致稅收崩盤。

滿清的地主也想這麼玩,因為地主仍然大部分是漢人,在大明時期玩過一次,沒道理到了滿清手裏轉性的。

隻能說滿人的控製體係厲害,刀快!一體納糧!才使得滿清沒有被地主階級劫持。

二者的相同點就是,所有的重擔都壓在平民身上了。

最後大明的商品經濟發展也得益於稅收製度的落後,隆慶開關後,政府的低稅製度使得社會極大的發展,但是國家卻無法獲得收益,最後曇花一現。

而滿清的壓迫則導致,國家幹涉了一切社會活動,稅收無孔不入,人民奴化,商品經濟萎靡,沿海城市快速萎縮。

內政上肯定是滿清強的多,但是氣節上,沒有哪個朝代能跟大明比,這也是大明成為漢人永遠的驕傲的原因。

韋寶隨口這麼一說,見孫承宗如此推崇自己的觀點,很是滿意,而且能和孫承宗這麼高等級的人談論一些心中無法印證的想法,也殊為難得!這更加堅定了韋寶之前的許多模糊認識,孫承宗的肯定,說明自己的許多變革想法,以自己的思路不斷改變地方的想法,是可行的,沒有超脫這個時代的人的接受能力。

韋寶和孫承宗倆人聊的熱火朝天,越說越是投契,氣氛十分融洽。

在館驛中,吳襄和祖大壽等人的氣氛就很冷了。

祖大壽、吳襄、以及二人身後站著侍奉的祖可法和吳三鳳四人,已經好半天沒有說過話,都像是石像一般。

吳雪霞在窗紙縫隙處看的奇怪,問身邊的吳三輔:“哥,爹爹和舅父他們這是怎麼了?”

吳三輔輕聲回答道:“好像聽說韋寶的事情成了!遼西遼東的世家大戶都與韋寶簽訂了契約,不日就將關外的數百萬遼民放入關內,都送到韋家莊去!”

“啊?”吳雪霞嚇得一聲輕呼,急忙用雪白的小手捂住嘴巴,“這麼大的事情都能成?舅父為什麼會答應啊?韋寶有這麼大的本事嗎?”

吳三輔搖頭道:“這你問我,我問誰去呀?我又沒有去參加議事。”隨即笑道:“你大驚小怪幹什麼?你未來相公有本事,你不高興嗎?別的我不管,我覺得小寶若是娶了你,會一輩子對你好的,這點才最重要!”

吳雪霞聞言,粉臉立時羞得通紅,輕輕地跺了跺腳,輕聲道:“哥,你又來了,你就這麼相信韋寶啊?而且,我是一點沒有看出來韋寶喜歡我。”

吳三輔嗬嗬一笑,沒有回應她。

屋內的吳襄終於率先開口了:“兄長,別生氣了,他們要人就給他們吧!反正每年能拿到更多的糧食就成,咱們也沒有損失啥。”

“你……你糊塗啊!”祖大壽聞言,抬起頭來,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看著吳襄,怒道:“沒有了人,就沒有了權勢!咱們不是靠屯田換來銀子的,而是靠咱們手裏的權勢!有權有勢,誰也不敢小瞧咱們!要是遼東沒人了,你看看以後朝廷會如何看咱們?看看薊遼那些將領和官員會如何看咱們?甚至要不了多久,就會有人想到遼西遼東來搶地盤來了!”

吳襄吃驚道:“那現在如何是好?已經簽訂了契約了,難道還能反悔嗎?看督師大人今日的架勢,似乎不答應,就要跟兄長翻臉啊,兄長也是被逼無奈嘛。”

祖大壽痛苦的點頭道:“我今日是被孫承宗給鎮住了!回來之後,我越想越覺得後悔!給人的時候,多留下一些青壯年男女!把老弱都給韋寶!另外,關外不屯田,就要在遼西多拓荒!咱們不能完全指望韋寶,糧食比任何事都重要,不能讓人卡著咱們的脖子!”

https://www.biqiuge8.com/book/43631/27539091.html

biqiuge8.com。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