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詩戰是殘酷的,隻要你的詩不行,都不需要大家說,誰牛x誰拉胯,那是心知肚明的。
尤其是陳成在最後一輪,還交出這樣一首“小飛鼠”的胡言亂語之作,即便他剛剛偷得一局勝利,可在眾人心中的評價,終究是高不了啊!
鍾氏兄弟、複聯等人都紛紛向路大詩師祝賀,祝賀他這場詩戰的“封筆之作”精彩絕倫,讓後生晚輩們都佩服不已。
五律派的弟子們也大吐了一口憋屈,頗有揚眉吐氣的之感。
看陳成的得意模樣,簡直要把尾巴搖到天上去了!
我們是誰?
戰無不勝的五律派弟子啊!
我的掌門人,可是五律大詩師路承允啊!
如果他算是王維的門徒,那我們就是王摩詰先生的徒孫啊!
血脈何等純正!
哪是陳夢見這種歪門邪道不入流的野小子能相比的呢?
陳成此刻,也的確鬱悶不已。
他鬱悶的,並不是如眾人所想,決勝局的詩寫得拉胯。
他隻是對於“王維門人”這個說法十分鬱悶。
王維老師有門人嘛?
起碼他老人家親口承認的,至今隻有我陳十一郎一個人而已!
哪有你們路承允平鴻軒幾個人什麼事呢?
見過幾麵,聽過兩場講座,被指點了幾篇詩文,就算門徒啦?
那這門檻也太低了!
我還看過百家講壇“易中天品三國”呢,易老師是廈門大學教授,那我也是廈門大學校友囉?
沒這個道理嘛!
對於路承允、梅英衛大談王維老師對他們的創作影響時,陳成隻想給他們三個字:蹭熱度!
可是,你讓陳成現在戳穿真相,宣告自己的“首席大弟子”身份,他又做不到,說不出口。
首先呢,王維老師成名這麼多年,之所以隻有陳成這麼一個徒弟,那是因為——
其他與他老人家結交的人,無論年長年幼,他都是“平輩相交”,哪怕到嶺南,“四大詩師”這樣的青年學子,也是如此,而不會說:“我王老師來給你們幾個小屁孩上課啦”。
在王老師看來,世界上隻有一個小屁孩,那就是陳成,所以“不值得”平輩相交,隻能收為徒弟了。(陳成:“……”)
當然這隻是說笑,實際原因還是,甭管王維老師究竟在誰的身上傾注的心血最多,誰跟王維老師在一起的時間更長,大家判斷是否“王維門人”的規則,還是看你的詩寫得怎麼樣。
詩好不好?有沒有王摩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格調?
你說我寫的詩就是“江山大一統,井上一窟窿”,那可不笑掉眾人大牙嘛!
就好像霍元甲的幾個徒弟,大徒弟劉振聲肯定跟隨的時間最長,但是大家都認為五徒弟陳真最能打——
比資曆是沒有用的。
對於陳成來說,他就好像是劉振聲,而不是同姓的陳真。
四大詩師這些人,聽了王老師的隻言片語,個個完成了究極進化,寫出來的詩一個比一個變態、強橫,陳成“叨陪鯉對”了不知道多少歲月,可即便到這次嶺南之行之前,都還隻是個隻能東拚西湊、縫縫補補的文抄公!
更不好向大家透露的是,他這個“劉振聲”,不僅拜了霍元甲為師,教導他的師傅同時還有黃飛鴻、孫祿堂、葉問乃至早已經去世的太極楊露禪!
結果上擂台之後連個日本的搬運工都打不過!
丟不丟人啊!(當然咯,曆史上的劉振聲先生還是很能打的,“力挫大力士”基本上都是他的事跡。而陳真這個人的事跡則是倪匡先生和李小龍根據霍元甲門徒名單聯手杜撰的。)
在又一次深刻檢討了自己作為王維、孟浩然兩位大神的弟子如此拉胯之後,陳成收斂心神,朗聲道:“下麵,我給大家講講我這首詩!”
眾人反應過來,雖然路大詩師的詩非常精彩,可是另一位選手還沒有完全亮相呢!
“大詩師的老師是王摩詰先生。”鍾矩看著陳成的詩道:“那陳兄弟這首詩中的恩師,又是哪位呢?”
陳成微微笑:“我這首詩寫的是,王摩詰先生的老師。”
眾人:“……”
你該不會想說,王維的老師,是你詩中的這種小飛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