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可聽好了!”王才子跳到眾人麵前,臭屁得不行的樣子,有感情地吟誦道:“
極目平蕪闊,山河勢莽蒼!
雲陰銜日黯,地氣接黃!
萬馬聲逾震,千刀卷更狂!
安消毗舍怨,一戰在沙場!”
“唔?”饒是陳成並沒有對五律派眾人攢出的詩有啥期待,可初聞此詩,還是頗有驚訝!
起筆極為不俗:
極目遠望,全是荒蕪開闊,山河蒼茫,戰場的氛圍一下就出來了!
再聽到頷聯,饒是陳成也不由得暗自驚歎:
寫得極好!
雲氣陰沉,吞食日月,地一色,混沌難分!
當真是老練手筆,寫得叫人拍案叫絕!
不過嘛,這到了頸聯,到了正麵戰場的描寫,忽然氣勢就弱下來了。
千刀翻飛,萬馬奔騰,似乎也是讓人感受到了戰場的激烈。
可問題是,單純是千軍萬馬的話,也不至於到頷聯“雲陰銜日黯,地氣接黃”的昏地暗程度吧?
還是恰恰打仗的那氣不好?
而且陳成過,“千……萬……”都是初學者沒啥技術含量的寫法,大家司空見慣,也就提不起什麼興致。
大概率這一句的創作者是一個自以為氣吞山河的新手,寫著陳詞濫調還不自知。
敗筆呀,敗筆!
總之,因為頷聯,已經把饒胃口吊到了嗓子眼了,到了頸聯,竟然是這麼稀鬆平常的一句,可以毫無驚喜,這詩的逼格提升不上去了。
也不是不能寫正麵戰場——
可是你描寫的話,也不能用這種囫圇話吧?
描寫三哥的軍隊,怎麼少得了最具標誌性的——
一車載有幾十饒摩托車呢!
呃,開玩笑啦。
我的是:戰象!
戰象奔馳,殘兵紛飛,這才是印象裏印度大戰的場景吧!
奈何五律派這些人不生活在印度或者西雙版納,對此不甚了解,也怪不得他們。
到了最後一聯——
“嘶。”陳成牙疼地捂住了嘴:“別念了!別念了!你這收尾寫的是什麼玩意?大概率,隻有這兩句是你自己寫的吧!”
王才子:“……”
對方的激烈反應讓王才子幾乎要淚目!
我,當真就有這麼不堪嗎?
連江師弟都不如?
的確,首聯給人八十分的期待;
頷聯讓人疑惑是否可以衝擊一百分;
到了頸聯隻能是及格分;
尾聯……
嗬嗬……
讓我感覺好像在看明清章回體末尾的“總結詩”,就好像三國演義“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緊接著就是“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總結詩也沒有什麼藝術追求,就是概括一下這一回的大概,讓人有點印象啥的。(當然羅貫職初出茅廬”這首寫得還算不錯,起碼誕生了一個成語。)
可王才子的總結呢:
這一戰真了不起呀,終結了平民老百姓多年的怨氣!
完了?
完了!
老子褲子都脫了,你就給我看這個?
如果頸聯的“千軍萬馬”完全沒必要的話,那王才子這兩句就是徹頭徹尾的畫蛇添足,起反作用!
這場戰事為什麼打的,我要你講?
讓一首賣相極佳的作品,淪為垃圾!
當然,垃圾可能有點過分,起碼,這子還知道印度的平民槳毗舍”。(也就是吠舍,印度四姓之第三階級,指從事農業、畜牧、手工業、商業等生產事業之一般平民階級。)
王才子上次就被陳成打擊得不輕,這次又被陳成用如此誇張的形式羞辱,簡直氣到不行,怒道:“那我看看,你是如何描寫這場戰事的!”
在他看來,黑值得一的,無非就是反抗強暴,推翻國王的那些英雄事跡了吧!
“戰事?沒有呀。”陳成羞澀道:“我描寫的,是男女青年的感情。”
五律派一臉懵逼!
男女青年的感情?
什麼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