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現在才五十歲,活到一百一,一點問題都沒有!
那邊泰倫幾個人看到陳成這首詩竟然是寫的外祖母,可言語粗鄙,流俗不堪,音韻簡陋——
完全符合他們對陳成詩力的認知!
自然紛紛嗤笑起來!
就這樣的詩,枉鄧鐸剛剛把你得跟什麼一樣!
原來和莫廢柴是一路貨色啊!
隻見陳成的詩寫著:
當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吾著古時衣,王母牽吾手。
雕車兜兜風,且往稻埕去。
憶敘王父事,王母笑依依。
……
看到第一句,知道內幕的讀者大大們肯定要驚呼:
啊!陳成這個不要臉的!
要抄襲剽竊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了!
這詩我們都熟啊!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這首相思詞,寫去年與情人相會的甜蜜與今日不見情饒痛苦,當真是“傷心情事”的極品了!與崔護的名作《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人麵隻今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大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詩(詞)寫出來,鄧鐸拿兩個頭也抵抗不了啊!
的確,陳成也深知這一點,所以當然不可能直接上王炸讓鄧鐸吃癟!
也起不到鍛煉自己詩才的作用!
他的確是剽竊了,可剽竊的並不是《元夕》——
隻有第一聯是歐陽修之句,而後麵全部都是……
周傑倫作詞作曲的……“外婆”。(是周董粉絲的話,看到陳成如此亂改,恐怕要罵死了哈哈!)
不信你看嘛,原詞是:
今是外婆生日,
我換上複古西裝,
載著外婆開著拉風的古董車兜兜兜風。
車裏放著她的最愛,
找回屬於是她的時代。
往大稻埕碼頭開去,
把所有和外公的往事靜靜回憶。
外婆她臉上的漣漪,
美麗但藏不住壓抑。
改寫一下,可不就是“雕車兜兜風,且往稻埕去。憶敘王父事,王母笑依依”麼!
可是在場的鄧鐸、泰倫、金曉客、安若素、七少們,人人都沒聽過周傑倫的歌,自然都把陳成這首詩當“正經的詩”看,看到他寫的“案有六百文,自以是孝順”(大人們以為出門之前,桌上放六百就算是孝敬),更加荒謬無比!
這都是什麼跟什麼啊!
因為這首歌的歌詞是周傑倫自己寫的,自然沒有方文山“一盞離愁浪跡涯難入喉”那樣華麗,也不好改編。
可的確不能怪周傑倫,陳成篡改的這首詩觀感的確就是不佳,甚至還不如他自己現在正常水平隨便寫寫的詩!
當然,這裏麵是有講究的。
2003年,周傑倫《八度空間》專輯在第十四屆金曲獎中獲得了幾項大獎提名,當時正逢他外婆生日,所以就帶著外婆去參加頒獎典禮,但是那一屆周傑倫沒有拿到獎。他覺得很對不起外婆。而沒得獎的原因是因為評委他的音樂沒有改變,還是老腔老調……(但是話回來,現在來看周董《八度空間》這張專輯,簡直神到不能再神,半獸人,半島鐵盒,暗號,龍拳,分裂,爺爺泡的茶,回到過去,最後的戰役——個個都是經典,果然那個時候的樂評人身在福中不知福)
陳成絲毫不理會複仇者們對自己的譏諷嘲弄,反而沉下性子,像是回到了2003年的金曲獎頒獎禮上,用沙啞詞性的語調敘述道:“記得有一年上元節,那恰恰也是我外祖母的生日,我大哥帶我和外祖母參加,城中最最重視的‘詩、迷評比’……”
眾人都入神地聽著,別以為陳成滿口跑火車,不僅剽竊周傑倫的歌,還要剽竊周傑倫的故事,但此事真有,而且就發生在陳成大紅大紫的開元二十四年的上元節!在那次燈節上,陳成遇到兩大唐來的第一尊詩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