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賜婚(1 / 3)

七月初二,大將軍宇文述、屈突通率軍進駐河內,準備渡過黃河截抄楊玄感叛軍。

鎮守大興城的代王楊侑,命大將軍衛玄領關中兵馬出潼關,誓要將楊玄感叛軍阻攔在關中以外。

李元愷率領洛陽兵馬緊追在後,三麵包圍,將楊玄感圍堵在弘農。

楊玄感因為攻打弘農宮浪費了太多進兵關中的時間,等到他大軍抵達潼關時,老將衛玄早已恭候多時。

八月初一,楊玄感在十數萬官軍的包圍下,接連吃敗仗,邊打邊退,逃至閿鄉時,中伏被宇文述大軍團團圍困。

見脫走無望,楊玄感仰長歎,不願受辱,命其弟楊積善將其殺死。

楊積善刺死楊玄感後本欲自盡,卻被追兵所攔,宇文述收斂楊玄感屍首,將一幹逆犯押赴東都。

剛剛回京的楊廣餘恨難消,下詔將楊玄感的屍首和一眾附逆人犯梟首,磔屍三日,又臠而焚之,殺其餘黨近千人。

至此,聲勢浩大的楊玄感叛亂,曆時兩月,終於平息。

李元愷領兵回到洛陽的第二日,楊廣在大業殿單獨召見他。

“臣~叩拜吾皇聖安!”李元愷臉色肅然,一絲不苟地行大禮參拜。

“平身~”楊廣語氣冷淡。

馮良伺候在一旁不敢喘大氣。

殿中安靜了好一會,楊廣看著下麵垂手低眸站著的李元愷,似乎還在為他闖地牢的事生氣。

“上次的事朕沒有罰你,在地牢待了半年,可有想清楚了?”楊廣淡淡地道。

李元愷微微躬身道:“回稟陛下,臣想清楚了。臣無罪,但臣的確有錯。陛下將臣下獄,是在懲罰臣的過錯。”

楊廣兩眼下吊著發黑的眼袋,整個饒氣質已經完全變得陰暗深沉,似笑非笑地道:“繼續。”

李元愷恭聲道:“李渾李敏叔侄既然犯了謀逆大罪,那麼自然該處死,陛下果斷處決,實乃英明之舉!不過李靜訓畢竟是長公主生前最疼愛的孫女,陛下愛屋及烏,想來也會想辦法留下李靜訓一命,將她關在地牢不過是權宜之計。”

“臣沒有仔細想明白陛下的心思,一時衝動頭腦發熱,就闖入大牢救人,其實是打亂了陛下的安排,此乃大錯!臣應該在回到洛陽以後,單獨覲見陛下,陛下便會將實情相告,等到事情風平浪靜以後,陛下自然會安排李靜訓離開洛陽。”

馮良聽得眼軲轆直轉悠,有些想笑,卻又不敢。

楊廣輕輕哦了一聲,滿臉異色地道:“你當真是這樣想的?”

李元愷坦然點頭,滿臉誠懇:“這些都是臣在地牢半年苦思冥想所得。臣之前還以為陛下要將長公主血脈趕盡殺絕,真是大逆不道,臣知錯!臣一時衝動攪亂了陛下的安排,壞了國朝法度,陛下將臣下獄羈押半年,著實是輕了。”

楊廣語調怪異地笑了起來,好一會,才點頭道:“不錯,不錯,你能想明白,最好不過。宇文娥英供認李敏一族造反,可能也是自覺無顏再麵對朕和長公主,在牢中自盡而亡。李靜訓年幼,朕相信她不會參與其中,自然不會殺她。不過這件事到此為止,李靜訓今後,就不要再以真名示人了,朕將她交給你,你可要好好待她。”

李元愷忙跪下拜禮:“臣多謝陛下洪恩!陛下放心,世間再無李靜訓此人,臣府上唯有一個叫宇文靜的女子。”

楊廣滿意地點點頭,臉色變得和悅了許多,微笑道:“李元愷,你始終是朕一手提拔的愛將,隻要你忠心侍君,朕不會虧待你的。今番你擊退楊玄感,力保東都不失,立下大功,朕特賜你晉升為遼郡公,以此表彰你的功績。你可是國朝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