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玄感籌謀多年,此次起兵勢頭定然不,但為父料定其斷然不會成功。沒有關隴全力支持,他想擊敗皇帝和朝廷,是絕對不可能的。大隋的下已經亂了,但還不夠亂,就讓楊玄感再推一把這即將傾覆的大夏吧!”
李世民揖禮笑道:“父親洞若觀火,江山謀劃自在胸腹之中,孩兒佩服!”
“去吧!”李淵笑眯眯地揮手,將密報點燃燒掉。
六月初三,楊玄感詐稱屯兵東萊的水軍大將來護兒反叛,以奉詔討伐來護兒為名,領兵占據黎陽,打開黎陽倉招兵買馬,同時傳令附近各郡起兵響應,兵馬彙聚黎陽。
此消息第一時間震動河南,並以極快的速度傳遍下,江山為之震動!
東都洛陽,竇氏大宅。
一間密室內,竇威竇抗,以及除了竇師武之外的竇氏子弟,齊聚一堂。
竇威身前的案幾上,擺放著兩封信,一封是楊玄感發來的,一封不知是何人送來的。
楊玄感的信上言辭懇切,感人肺腑,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試圖服竇氏支持,並且許以重利。
另外一封信,則詳細交代了楊玄感之前借助竇原對付子之事的前因後果,楊玄感拿竇原的命,和竇氏的名譽與子過了一次眨
竇抗掃視眾位竇家子弟,沉聲道:“這封不具名的信,我已經查證過了,的確屬實。信中提到的幾處證據,我都派人找到。當初竇原之事,的確是楊玄感在背後做手腳。”
竇威淡淡地道:“除了師武在遼東軍中,我竇氏最優秀的後輩子弟都在此了,你們都,有何想法?”
眾位竇氏子弟相互看看,竇師綸拱手笑道:“我等輩自然是尊奉叔公和父親之命行事。不過照我看,楊玄感此時造反殊為不智,隻能逞一時之勢,終不可能事成。”
其餘幾位竇氏子弟點頭表示讚同,竇誕笑道:“其實叔公和父親不用召集我等相商,隻要去信一封問問唐國公,看看他們是何意思,我竇家與其保持一致,終究是不會錯的。”
竇威眯起眼睛,笑容有些意味深長:“看來光大倒是對李閥頗為信任!”
竇誕撓撓頭笑道:“終歸是親戚,竇氏與李閥向來共同進退,有什麼大事,兩家提前通氣也是應該。”
竇威笑了笑,沒有再什麼。
“看來在這件事上,我竇氏都能保持一致。”竇威拿起楊玄感那封信,有些輕蔑地冷笑一聲,隨手揉成一團。
竇家子弟散去後,獨留下竇威和竇抗在密室上相對而坐。
“叔父,這大隋下,果然如你所料那般,開始傾倒了。我竇家該如何做?”
竇抗歎息一聲,麵色凝重地道。
竇威笑了笑,手指頭在那封不具名的信上點零:“你覺得這封信是誰送來的?”
竇抗皺眉思考了片刻,搖搖頭。
“唐國公,李淵!”竇威淡淡地道。
竇抗一驚,陷入沉思,緩緩點頭道:“李閥確實有這個本事,隻是他這麼做,到底是什麼意思?既然他早早知道是誰在背後坑陷竇氏,為何不提前相告?”
竇威道:“以前不,是因為李淵怕得罪子,怕得罪楊玄福現在,是因為他不想看到竇氏支持楊玄福”
竇抗恍然,驚訝地低呼:“李淵圖謀不!難道‘李氏當為子’的讖語,也有他在背後推波助瀾?”
竇威不置可否地笑道:“誰能沒有呢?李淵有此心思,絕非一日兩日,李閥在暗中的布局,恐怕將會是大隋的致命一擊!”
竇抗沉吟半晌,緩緩點頭:“若李氏當興,對我竇氏倒也不賴,怎麼也能撈一個外戚的尊榮。實話,皇帝如此行事,我真怕哪殺李渾李敏的刀,就落到竇氏頭上。”
竇抗琢磨了一會,見竇威笑眯眯地看著他,不由奇怪道:“叔父似乎有其他想法?”
竇威撚須一笑,悠悠地道:“曾經有一個家夥對老夫‘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裏’,老夫愈發覺得此話有理!”
竇抗也是聰明人,稍一想就明白竇威話裏的意思,驚奇道:“叔父之意,這下還有誰能染指社稷神器?”
竇威嗬嗬一笑,卻是神秘地搖頭道:“此事現在還不好,再等等看吧。總之,加強與李閥的聯絡,但同時,涉及我竇氏的核心利益,決不可輕易許以外人!”
竇抗點點頭,望著有些琢磨不透的竇威,暗暗猜測著他心裏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