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當即答應,頗為豪邁。
而後張昭拉過魯肅,囑咐後者到洛陽如何言語,魯肅卻道:“定不辱命。”然後將心中言辭與張昭說了一遍,使張昭恍然大悟,不再囑咐魯肅。
之後,孫權又問周瑜可還有賢才舉薦,周瑜果然又舉薦了兩人,一為琅琊人諸葛瑾,為人博學溫厚,一為臨淮人步騭,為人正直果敢,孫權皆委以重任。
而後,孫權任用賢才之名傳開,陸續有避難江東的賢才以及江東本地的士族子弟前來投效,門庭若市。
魯肅到達洛陽的消息幾乎在第一時間就傳到了劉辯耳中,劉辯一方麵知曉孫權已經做出了選擇,聯劉備抵抗他,另一方麵,他也感慨魯肅、諸葛瑾等人終為孫權所用,使孫權開始壯大。
“寡人是否言辭過於激烈?”劉辯對身邊的賈詡、郭嘉問道。
郭嘉回道:“孫仲謀並非真心相投,今日如此總好過將來再叛亂。隻是如今傾力對付劉玄德,無暇顧及江東,倒讓其有機會發展。”
賈詡亦言道:“其定是借著這個機會才會如此,恐孫仲謀不差於孫伯符矣。”
郭嘉的話,劉辯倒是非常認同,其實他講那些話講給孫權,也是試探孫權的心意,如今出了結果,劉辯倒是有些開心不起來了。
畢竟,他與孫權之父孫堅還算是有些交情。
如今戰事焦灼,他的確無暇顧及孫權。
但此番若是能夠戰勝劉備,他一定大軍壓境,直奔揚州,一鼓作氣拿下孫權。
隻是,戰事依舊焦灼,言勝利還為時尚早。
即便是最順利的一路,依舊被阻攔在虎牢關以東,未能更進一步。
樊稠親至豫州勸解張濟未果,弘農軍不得不與其開戰,最終太史慈斬張濟於陽夏,順利地占據了豫州。
樊稠彼時已經被劉辯調至弘農,聽聞張濟死訊,歎息不已。
隨後,弘農軍在東郡、陳留兩處傳來捷報,逐漸將馬超、張繡逼入河南尹,直至退到虎牢關,劉備軍才再次組織好防守,拒弘農軍於虎牢關以東。
弘農軍多次搦戰,不僅未能取得戰果,大將夏侯淵還被馬超一槍刺中手腕,戳出一個大窟窿。
即便是手依然能保住,能夠上陣殺敵,卻也是絕對無法再有如今這般英勇,或許隻如一般軍士而已。
另外,太原、河內兩處也都陷入了僵局,劉辯不想依靠兵力優勢進行強攻,以免軍士白白戰死沙場,而是使各路緩緩圖之。
畢竟自己現在占有優勢,不必操之過急。
劉辯曾與賈詡戲言自己是否過於仁慈,賈詡言道:“王上惜將士性命,將士自然更願為王上效命也。”
而在荊州,孫權命周瑜為大都督,率程普、韓當、黃蓋、朱治、呂範等將殺往荊州,準備拿下荊州。
劉琦在蒯良的建議下,命黃忠為將,文聘、龐季等人為輔,抵擋揚州軍。
好不容易平靜下來的荊州再起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