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最先有結果的卻是與兩方關係不大的荊州一處,張邈在由南郡退回南陽郡時,被黃忠率軍伏擊,原本已經突圍而走,卻是被黃忠一箭射中腰間,沒能趕回宛城,便一命嗚呼也。
聽聞張邈死訊,大部分人如呂布、魏越等人都比較開心,而隻有曹昂一人待在帳中悶悶不樂。
張邈雖死,卻不是他親手所為,他並未能為父親曹操親手報仇。
即便張邈已經死了,卻是對他毫無意義。
一個在父親死後繼續繼承遺誌、堅強的男子漢,此時卻哭得像一個小孩子。
一會兒對著天空開心地說著:“父親,張孟卓已死……”一會兒又情緒低落地垂著頭啜泣道:“父親,孩兒不孝,未能親手手刃張孟卓……”
曹昂現在的感情非常複雜。
荀彧、曹仁兩人收到張邈身死的消息,第一時間來尋曹昂,看到曹昂這般模樣,知道後者已經知曉此事。
荀彧上前拍了拍曹昂的肩膀,對其言道:“不論如何,張孟卓已死,其雖非死於我等之手,卻也是因我等而叛呂敗走荊州。汝已盡力矣。”
曹仁這才從荀彧的話中了解到曹昂為何如此,心道:“原來子健糾結於此,果然是個孝子,孟德在天有靈,也應該感到欣慰。”
而後曹仁撓了撓頭,對曹昂言道:“子修,兄長知汝如此,必然欣慰矣。”
如今曹昂麾下除了麹義,大多被劉辯封在各處為太守、縣令,曹仁、荀彧兩人也不意外,一個為兗州的山陽太守,一個為青州的東萊太守。如今依舊跟在曹昂身邊侍候,也是因為此時仍為戰時,且有曹操臨終的托付。
兩人既如長者,又如屬下一般對待曹昂。
曹昂被兩人安慰了一番,心情也變得好了一些,笑著對曹仁言道:“叔父是否要回青州了。”
曹仁聞言有些不好意思地撓撓頭,言道:“不著急,不著急,如今戰事焦灼,子健這裏正是用人之時,某晚些再走。”
其實,在戰事正式結束之前,曹仁都不想走,他擔心曹操的血脈會在後續的戰爭中發生意外,他想要一直守護。
在他心中,曹洪已經為曹操而死,他若是能為曹昂而死,或許才算是完美。
荀彧聞言,也是歎了一口氣,思忖了一番,還是對曹仁言道:“某知子孝為保護主公血脈也,然若是久不赴任,恐弘農王心中對子修生疑也。”
曹仁聽罷,也跟著歎了一口氣。
瞧著原本安慰自己的兩人此時竟歎起了氣,曹昂不禁安慰道:“叔父且多待些時日,弘農王厚德,某真心相投,其必不會為難於某。”
“兩位放寬心,有某保護將軍,便是舍了這條性命,也會護將軍周全。”麹義此時從帳外走來,對兩人言道。
……
那邊曹昂真心相投,這邊身在丹陽郡宛陵城,年僅十六歲的孫權卻是在聽到黃忠傳達的劉辯之言後拍案而起,怒斥道:“弘農王欺人太甚也。某舉揚州之地投效於其,其竟如此言語,如此欺辱我孤兒寡母乎?”
看來,兩個年輕一輩,做出了不同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