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荊益之間(2 / 2)

自此看來,拿下益州隻是時間的問題。臥床的劉誕以及劉璋、劉瑁三兄弟此時也隱隱地發現,原本三人請弘農軍進入益州協助其抵擋司馬防,而此時弘農軍在益州的勢力早已經大過兄弟三人,連舊將甘寧也已經接受了劉辯封賞的揚威將軍名號,算是入了弘農國。

兄弟三人對局勢認識地倒也清醒,知道益州已經不可能屬於三人,劉瑁親自帶著劉誕的親筆信到弘農,向劉辯表示投效。

劉辯見三兄弟知道審時度勢,省去了他許多麻煩,心中非常欣喜,否則若是三兄弟起兵反他,念及往日情分,他還真不知道該怎麼對付三人。

劉辯這是第一次見劉瑁,故而留其在弘農多待了幾日,其間與劉瑁談到了仍在朝中的長兄劉範,眾人也是唏噓不已,不過劉備從未為難劉範,也為讓劉範勸三兄弟投降,倒也是一副明君典範。

曾有傳言,言劉備曾在朝堂上對劉範言道:“伯玉,如今汝兄弟在冀州與朝廷為敵,汝若是覺得在朝中如坐針氈,寡人準許汝歸去。”

而劉範回道:“陛下,臣既然已經事君,便一心為君也。”

而後,劉範便愈加受劉備重用與親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劉範四兄弟也是如此。

益州戰事仍舊激烈,但劉辯已經沒了後顧之憂,到也算是一樁好事。

反倒是荊州一處,袁術本與劉表雙方僵持不下,後劉表突染重病,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命麾下眾人輔佐其子劉琦,與袁術交戰。

袁術麾下大將紀靈、張勳破蘇飛於江陵,又斬蔡瑁、張允於當陽,長驅直入,一直殺直到新野城下,距宛城隻有數十裏。

劉表聞訊心中憤懣,吐血而亡,眾人皆以劉琦為主,後劉琦聽從蔣幹之言,向劉備求救,並表示投效。

劉備下詔使劉琦繼任荊州牧,又差田豫率軍趕赴荊州,助劉琦對戰袁術。

田豫到荊州後,先斬袁術大將張勳,又擊破樂就、梁剛兩將,與劉琦麾下大將文聘會和一處,反攻袁術。

袁術後想要向孫策請兵,麾下從事閻象勸道:“孫文台因將軍而死,孫伯符即便來援,必然懷有異心也。不如舉州郡之地,向弘農王投誠,弘農王持孝獻帝遺詔,乃為正統,且弘農王又富有盛名,必然善待將軍。”

袁術卻搖了搖頭,言道:“袁本初勾結鮮卑、匈奴圍困弘農王,其必怨恨袁氏也。某如今掌有數郡之地,如何降其?曹子修也隻為一刺史也。某如今效命於其,其將來必定殺某。且弘農軍離此遠矣,如何救某?”遂不采用閻象之言。

袁渙亦勸道:“將軍,弘農國益州之兵甚近,高伯平、甘興霸、楊子健三人皆良將也,來一人便可,將軍何出此言矣。弘農王為仁德之龍,孫伯符為吃人之虎豹矣。”

袁術聞言拍案而起,怒斥道:“某心意已決,汝等休要多言。”

閻象、袁渙二人遂不再言語,隻是不住歎氣。

而袁術則立即派人往揚州孫策處,請孫策派兵對陣劉琦與田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