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腓特烈大帝與中國茶亭(2 / 2)

“之前,我已經帶領大家去參觀過,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印象?”羅賓微笑著看著大家。

夏羽翔團長點頭,“是的,之前我們去過,我還記得還有中國茶亭,看來在和腦袋時候,中國文化,就已經傳播到諒國。”

羅賓點頭,“是的,啟蒙運動中對中國文化的推崇風行一時,深受啟蒙思想影響的腓特烈大帝對當時的中國也充滿了向往,他親自設計了這座茶亭,並委托著名建築師約翰·高特弗裏德·布靈進行建造。”

“那個時候,對神秘的東方十分向往,因為不熟悉,而十分渴望知道,人在地球的一端,很希望了解,地球另外一端,另外一個不同的國度,兩國也有貿易的來往,中國商人來到這裏,把中國的瓷器和茶葉、絲綢帶到了歐洲。”

“也就是有這麼大的魅力和吸引力,讓這位國王,也對中國文化,十分感興趣,他也請人設計、建造了一個中國茶亭,他從中國瓷器中尋求靈感,在德國興建了邁森瓷器製造廠,熱衷於將瓷器材料進行改良成建築材料,采用當時風行的洛可可風格,最終呈現了中國茶亭。”

“1763年,腓特烈大帝從七年戰爭中歸來,無憂宮中的中國茶亭也最終落成。”

“他看到中國茶亭建造好了,十分高興,茶亭的主體由三個蘑菇狀的房間連接,外觀上為近似蒙古包的傘狀蓋頂,采用中國傳統的碧瓦和金柱,亭前擺放著中國傳統的香鼎。”

“建造的風格和歐洲熟悉的哥特式的建築完全不同,帶有東方韻味,擺設也十分新奇,腓特烈大帝十分開心,這是按照他的喜好來進行建造的,這座中國茶亭一直保留了下來。”

“腓特烈大帝的審美趣味在當時的歐洲並非獨特的現象,因此常常被一廂情願地解讀為歐洲人對中國文化的向往。”

孟文傑:“這也可以理解,人總是向往離自己比較遠的國度,向往一些自己不了解,覺得神秘,又充滿了好奇的東西,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卻是具有強大的吸引力,歐洲人很希望能了解中國文化。”

“不過腓特烈大帝恐怕也難以像伏爾泰一樣去真正體察中國文化的深層內涵,中國茶亭並非僅僅是一個建築,它表麵的裝飾是腓特烈大帝從他當時能收集的中國元素,具有代表性的瓷器尋找靈感,請工匠按照他想象的來設計,代表簾時的歐洲對於東方的想象。”

“折射出了那個時代歐洲饒精神麵貌,神秘的東方遙遠,在歐洲傳中東方是一方樂土,在中國沒有煩惱,也沒有憂慮,隻有快樂,是一個快樂的國王,令人無比向往,尤其是瓷器的夢幻光澤和絲綢的飄渺姿態具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