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腓特烈大帝與中國茶亭(1 / 2)

起這位國王的傳奇人生經曆,還是很吸引人們的,曲麗華以前沒有聽過,這是曲麗華第一次聽這樣的故事,原來以為出生在皇家,是很令人羨慕的事,沒想到出生在皇家,也發生了這麼多事,也不能事事如願。

羅賓:“窮人有窮饒煩惱,富人有富饒煩惱,各有各的煩惱,這也許就是人生吧,我們不能選擇自己的出生,不能選擇父母,但能盡力做到自己能做的最好,去改變我們的命運。”

“腓特烈大帝的一生都生活在原則與國家利益之下,年輕時成為音樂家或詩饒理想難以實現,卻給他帶來了難以磨滅的痛苦,為了完成父親與王國的期待,他不得不忍受摯友的喪命,接受政治聯姻,屈從於時代所賦予他的角色。”

“腓特烈大帝就為我們做出了榜樣,在羽翼尚未豐滿之前,懂得隱忍,表麵上雖然是妥協了,但上位之後,大權在握,就把父親指定的規則改變了。”

“父親再也無法左右他的人生,從腓特烈大帝登基那開始,他就開始書寫自己嶄新的人生。”

“在腓特烈大帝在位時期,普魯士王國以軍事實力為歐洲所側目,深受啟蒙思想浸潤的他,並沒有像他的父親那樣好戰,腓特烈大帝喜歡文學,他還是很斯文的一個人,骨子裏和他父親是完全兩種不同的性格。”

“在普魯士王國裏,文學和藝術得到讚助,他也因此被視為歐洲啟蒙運動和開明君主專製的代表人物。”

“還是在德國的曆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筆,1745年腓特烈大帝下令在波茲坦建造一座令人愉悅的宮殿,基於他的藝術趣味與個人需要,他拒絕了設計師關於單層雄偉建築的提議,親自繪製了宮殿的草圖,選擇‘花園與酒’為核心主題。”

“這座宮殿,就是著名的無憂宮,取名無憂,可見腓特烈大帝也是希望沒有憂慮,能過上無憂無慮,快樂的生活。”

“為了從宮廷中的束縛逃離,腓特烈大帝創造了田園牧歌式的建築氛圍,期待自己年少時的個性與愛好能夠寄托於此。”

“他出生在皇家,有很多事,都身不由已,他崇尚自由,卻無法得到自由,他喜歡文學,喜歡音樂,這種興趣愛好,深深的影響著他,他在這裏與音樂家巴赫、哲學家伏爾泰會麵,在宴會上為人們演奏長笛,暫時地遠離戎馬生涯。”

“隻有在這座宮殿裏,他覺得他是為自己而活,能卸下麵具,快樂的做自己,在這座宮殿裏,能暫時讓他忘記煩惱,忘記那些不如意的事情,全身都放鬆。”

“無憂宮是腓特烈大帝的重要宮殿,更是他精神世界的外在藝術表現,無憂宮是18世紀德意誌王宮和園林,位於德國波茨坦市北郊,為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模仿法國凡爾賽宮所建。”

“整個王宮及園林麵積為90公頃,因建於一個沙丘上,故又稱沙丘上的宮殿。”

“無憂宮是18世紀德國建築藝術的精華,全部建築工程延續時間達50年之久,雖經戰爭,但從未遭受炮火的轟擊,至今仍保存十分完好,在這座洛可可式的宏大宮殿裏,有一座中國式的茶亭最引人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