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著歌聲的翅膀》是門德爾鬆最為廣為流傳的一首,這首歌的歌詞是抒發內心感情的詩,借著抒情詩,穿插著流暢清醒的旋律,為人們展開了一個美好想象的世界,青青的草地,緩緩流淌的溪,跟自己的愛人踱步在河邊上,到處都是鮮花盛開。”
“在寧靜的夜裏,傾聽來自遠方的流水聲,在安靜的樹林裏,憧憬著幸福,享受著愛意的包圍,溫馨而又浪漫的情景很有畫麵感,伴隨著音樂展現在人們的眼前,聽著會非常舒服。”
“門德爾鬆作品更多的是反應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幸福的歌頌,古典主義音樂的形式的外表下是浪漫主義的豐富想象力,在他的作品中,流水般的溫存,而和他同時期的另外一位音樂家的風格卻並不一樣,下麵我們要介紹另外一位德國著名的音樂家舒曼。”
“羅伯特·舒曼是19世紀德國作曲家、音樂評論家,舒曼自學習鋼琴,7歲開始作曲,他的經曆就要比門德爾鬆坎坷很多了,舒曼16歲遵母意進萊比錫大學學習法律,19歲又進修鋼琴,當聽到帕格尼尼的演奏,他受到了極大的影響,放棄了法律的學習,專攻音樂,從而開啟了他的音樂道路。”
“這是他的簡介,要具體了解這位音樂家,我們還是得從他出生的時候講起!”
“舒曼誕生於德國東部萊比錫附近的城—茨維考,父親奧古斯特·舒曼是一位精明能幹的書商,具有極深的文學素養,對舒曼後來的文學造詣,影響至深,母親約漢娜·舒曼是一位富於浪漫氣質的婦人。”
“舒曼從母親身上所承襲的熱誠而敏感的個性,1817年,舒曼初隨昆施學習鋼琴,此時便已嶄露出即席創作的賦。”
“1819年,他欣賞了莫薛勒斯的演奏之後,得到父親的支持,立誌成為鋼琴家,從此努力不懈,1826年,父親驟然辭世,1828年3月,舒曼在母親的要求下,前往萊比錫改學法律,這個決定使舒曼至感痛苦。”
“他的母親對他幹涉太多,總是把她的觀點強加在兒子身上,舒曼也因為有這樣的母親,個性受到了壓抑,那個時候他感到很痛苦,因為他並不喜歡學法律,也不想將來成為律師,他覺得他還是喜歡音樂。”
“從舒曼的人生故事,也給了我們很多啟發,現在有很多拔苗助長的家長,把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強壓給孩子,違反了孩子的性,是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的,兩個母親一對比,還是門德爾鬆的母親在音樂的道路上給了兒子更多的指導和啟迪,是一個好母親,門德爾鬆在事業上能這樣順利是和他的這位好母親和很有經濟實力的父親分不開的,而舒曼就沒有這樣幸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