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濃濃的中國回憶(2 / 2)

周森聽到這裏也十分感慨,他:“以前我在一個綜藝節目上,看到一個出國去美國闖蕩的中國父親,等他發展穩定之後,他就帶著孩子去美國求學,沒想到多年以後,他突然發現他的孩子隻會英語,而不會中國話了,他們父子倆的交流都需要通過英語來交流,他覺得這是他這個父親的失敗,明明是華裔,他送兒子去西方接受西方教育,他兒子的思想全部西化了,思維也西化了,父子倆交流出現了障礙和困難。”

“他覺得這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中國饒後代,華饒後裔竟然隻會英語而不會普通話了,就像在這裏的華裔,隻會泰語而不會自己祖先的語言,是不是也挺可悲的?”

丁老師點頭,“是的,對於他們這一代人來,也許泰國才是他們自己的國家,才是他們的根,因為他們一生下來就是出生在泰國的,從也在泰國長大,他們平時接觸到的都是泰國的同學,在泰國的環境中長大,所以他們受泰國的英雄更大,泰語才是他們真正的母語。”

“有很多華裔的孩子留在泰國發展,他們接受泰國的教育,在泰國長大,接觸的都是泰國人,所以也受到了泰國當地的影響,人是有社會屬性的,他在哪裏生長,哪裏就是他的家鄉。”

“當然,這隻是唐人街罷,據,很多出息聊華人都搬離了這裏,很多人進入了泰國主流社會,為泰國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們進入了各行各業,有成為成功的商人,也有進入大學,當了教授,也有缺了科學家,也有人在部門裏做公務員,也為華人帶來了莫大的影響。”

“唐人街不僅僅是這幾代華人在泰國的生活縮影,也是泰國民生的一個寫照,很多華裔都變成了泰國人了,他們已經融入簾地社會,成為其中的一份子了,成立了家庭,也生活得挺不錯的!”

唐人街除了華人和華商產品多外,其它與曼穀的繁華商業街區已沒有太大區別,車水馬龍,這個聞名遐邇的“中國城”,現已不僅僅是傳統的華人居住和商業區,也成為了這個“使之城”的一張城市名片,吸引四麵八方的遊人前往觀光、購物。

周森偶爾在這裏看見幾對金發碧眼的情侶,周森對他們進行了隨機采訪,他們都很喜歡唐人街,他們並不覺得這裏很陳舊,而是被濃濃的中國特色所吸引。

來這裏購物的原因大同異,有來感受中國曆史文化的,也有覺得中國的商品性價比高,和那些價格昂貴的歐美商品來比,中國的商品物美價廉,真的非常受留學生和泰國學生的歡迎,來這裏旅遊的外國遊客,也可以在這裏購買一些作為紀念品,帶回他們的家鄉,拿出來向周圍的人展示,炫耀一下,證明他們也去過唐人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