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濃濃的中國回憶(1 / 2)

“是啊!”丁老師也認同周森的觀點,“看來咱們華人是很會做生意的,當然這裏多是貿易,也以咱們華蓉區的產品為主,而且所售商品,較國內似乎更傳統一些,很多都是以前很有名的舊品牌,像食品、藥品等。”

“更有意思的是,還有許多的金店、草藥鋪和吃鋪,均是典型而傳統的中國特色,這裏還是以商鋪為主,加上各式各樣的攤檔,叫賣聲此起彼伏,感覺那樣的親切和熟悉,仿佛就像進入了時光隧道,把你帶回到了那遙遠的少年年代。

“起來這些熟悉的商品就包含著我們時候的回憶啊,每一次來到這裏,我仿佛就覺得時光倒流了,這種感覺真的很神奇!”

“我真的很懷念我們時候,用2分錢,3分錢就能買一支冰棍,還舍不得吃,一直好好的捧著,那種甜滋滋的滋味真是太好吃了,還記得街邊有冰汽水出售。”

“特別是夏的時候,買一瓶也隻要2毛錢,喝下肚子,真是太爽了,涼颼颼的感覺,至今都難以忘懷,那個時候,總是覺得很藍,白雲很白,生活壓力很沒有現在大,物價也沒有現在貴,也不需要擔心找不到工作,國家會分配工作,年輕人都有飯吃......”

“不這些了,每當提到這些,我的內心就很感慨,以前在中國的時候,不覺得這些童年的記憶都是很寶貴的,當我走出了國門,被分配到泰國工作的時候,遠離了故鄉親人,每當逢年過節的時候,我總是希望能批準我回國看望我的親人。”

“成年了以後,就不能再像時候那樣自由了,無憂無慮,童年純真,那種日子真是回想一下都覺得非常快樂!”

細細地行走在街頭,看著滿眼熟悉的中國招牌,聽著熟悉的語言,心在激蕩。

這是華人聚居地,因是舊城區,除了幾棟看起來較好的樓房外,其它都應該是很有些年代的樓房了,看上去很陳舊,這裏卻照常營業。

周森不解,問丁老師,“這麼破舊的房子,為什麼不拆除,重建?”

丁老師告訴周森,這裏已經形成了人氣,通過華饒努力,這裏終成一片繁華商業區,看著這些建築,可以想見以前的繁榮。

也許這裏的華人前輩真是經曆了多少的磨難和曲折才在異鄉立足和成家立業的,而現在這些建築卻已顯陳舊,卻不妨礙它們向世人訴這裏的曆史。

也正是這種帶著時代變遷的滄桑感,才能持久的綻放它們的魅力,吸引大量的遊客慕名前來。

現在華饒很多傳統還在延續著,他們還是一樣勤奮一樣精明能幹,但他們畢竟經過幾代饒定居了,和當地人不斷的融合,融合,再融合,有些華饒後裔都已經和泰國當地人混血了,聯姻,生子。

然後再和別的地方的人聯姻,生子,如此循環,很多人已經不會中國話了,隻會泰語,所以來這裏,能聽到泰語,也能聽到潮州話,但很少有人會很純正的中國話,會中國話的,都走了音的,隻有剛來的遊客,或者來這裏工作時長並不長的中國人,還是保留著中國話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