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玉佛寺位於曼穀大王宮的東北角,是泰國最著名的佛寺,也是泰國三大國寶之一,玉佛寺和大皇宮是同時代的建築,為泰國王室專用寺廟,經常用來舉行各種宗教儀式。
玉佛寺是泰國佛教最神聖的地方,是查庫裏王朝的守護寺和護國寺,建於1782年,寺內有玉佛殿、先王殿、佛骨殿、藏經閣、鍾樓和金塔。
走入寺廟會被這裏的氛圍深深的吸引,佛像自有一種威嚴,佛像高66厘米,寬48厘米,是由一整塊碧玉雕刻而成,備受尊崇的玉佛穩穩的坐在大雄寶殿的正中央,麵向大門的方向,每年夏季、雨季和冬季換季時分,國王都會親自來替玉佛更衣,佛前的兩尊佛像則分別代表一世皇與二世皇,每一尊所用的黃金重量為38公斤。
這尊玉佛,曆來成為印度、斯裏蘭卡、老撾、緬甸及泰國之間的爭奪對象,因為據它將為主人帶來好運。
為了爭奪這尊佛像,也經曆了很多故事和曲折,最後這尊佛像被發現在清萊,玉佛寺建好後,這尊佛像就被供奉在其大雄寶殿內。
丁老師和周森站在玉佛的麵前,周森聽著丁老師和他的曆史,心裏感慨萬千,世間有利益,就會出現爭鬥,那些在泰國的影視劇中出現的熟悉故事橋段,活靈活現,就在眼前晃動,人性是複雜的,多變的,都“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從這尊佛像的曆史上,也能看出人性的惡,真正能化解的並不是宗教本身,宗教隻是教化人,教人多行善,少作惡,並因果循環,最後壞人會其食惡果。
可惜這些道理,那些為了爭奪名利的人並不懂,他們身在局中,也很難掙脫所處的局,受到很多約束和限製,也受到他們自身狹隘思維的阻礙,而為了搶奪這尊佛像不擇手段。
幸好這座佛像幸閱保留了下來,才能建立了寺廟,把玉佛放入這個寺廟裏,享受世饒香火。
高台上總共有七對神仙鑄像,有上半身為女兒身、下半為獅子身的“獅身仙女”,也有上半是男兒身、下半為鳥體,一手撐腰、一手舉至胸前的“金那羅”,還有一手執短劍、一手舉至胸前、有一對鳥翅膀的鳥神。
丁老師告訴周森這些神像都有一段美好的傳故事,都有各自的寓意,都帶著美好的祝願和人們的祈求,雖然周森也沒有深入的對泰國的佛教有研究,但看著這些形象各異的神仙鑄像,也覺得很有意思。
丁老師帶著周森邊走邊看,玉佛寺的走廊也很有特色,殿內四麵均繪有壁畫,前後為拉瑪一世時完成,左右兩麵則是三世、四世時的作品,門、窗都是方形尖頂狀,框上並貼滿金箔與彩色玻璃,門板及窗板則是鑲嵌貝殼,可見建造這座寺廟的時候是多麼重視,建造者進行了精心而巧妙的設計。
圍繞整個玉佛寺的走廊上共有178幅圖畫與韻文,是拉瑪一世時所繪,講述一個神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