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哈薩克斯坦民族樂器博物館(2 / 2)

“冬不拉藝術曆經曆史的積澱,主要由彈唱音樂、樂曲、民間舞蹈音樂、演奏方法與技巧、樂器與製作工藝五大部分組成。”

“然而,隨著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各種流行文化風靡草原,使民族文化中的冬不拉藝術受到猛烈衝擊,一些傳統曲目和製作工藝已處在失傳邊緣。”

“由於這種藝術形式長期以來一直在民間流傳,因而未能得到係統的整理和保護,所以樂器博物館把這種冬不拉收集起來,作為一種草原文化展示給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看。”

“我們中國也啟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希望這種古老的音韻能夠繼續流傳下來。”

“除了哈薩克斯坦本國的民族樂器外,館內還收藏有世界上其他多個國家的民族樂器,包括中國民族樂器二胡和琵琶。”

到中國的民族樂器二胡和琵琶,周森高興了。

“沒想到在異國他鄉的樂器博物館裏也展示我們國家的民族樂器!”

“是啊,我國的民族樂器,二胡、琵琶也很出名,音樂沒有國界。”許昌銘。

周森:“提到二胡,我還是略懂一些,二胡始於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曆史,是一種中國傳統拉弦樂器,中國也培養了很多二胡演奏家,還有很多傳世之作。例如《二泉映月》、《良宵》、《聽鬆》、《空山鳥語》、《寒春風曲》、《月夜》、《流波曲》、《病中吟》、《三寶佛》、《光明行》這些曲子都是中國傳統音樂的瑰寶。”

“尤其是《二泉映月》是中國民族器樂曲中不可多得的傳世之作,不僅將人引入夜闌人靜、家清月冷的意境,聽畢全曲,更猶如見人,一個剛直頑強的盲藝人在向人們傾吐他坎坷的人生。”

“我們中國人都很熟悉這首曲子的曲調,現在聽起來還是覺得很有意境。”

“起琵琶,作為中國人,更是熟悉啦,琵琶是中國曆史悠久的主要彈撥樂器,經曆代演奏者的改進,至今形製已經趨於統一,成為六相二十四品的四弦琵琶,琵琶音域廣,演奏技巧為民族器樂之首,表現力更是民樂中最為豐富的樂器。”

“琵琶發聲十分特殊,它的泛音在古今中外的各類樂器中居首位,不但音量大,而且音質清脆明亮,同時,琵琶發出的基音中又伴有豐富的泛音,這種泛音能使琴聲在傳播中衰減,具有較強的穿透力,在平靜的空曠地彈奏時,用它演奏重強音時的琴聲能傳到很遠的地方。”

“琵琶的代表曲目有:《塞上曲》、《十麵埋伏》、《霸王卸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陽春白雪》、《草原姐妹》、《海青拿鵝》、《彝族舞曲》、《火把節之夜》等。”

“我覺得我們中國的民樂樂器也很有特色,音樂沒有國界,藝術上兩國音樂工作者也可以相互交流,藝術家們也可以跨國演出。”

“是的,周森,你得對,哈薩克斯坦的音樂家也帶著冬不拉去中國演出過,中國的音樂家也來哈薩克斯坦演出過,互聯互通,不僅在體現在政策溝通、道路連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也要體現在推進文化交流,發展旅遊上。”

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