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隱客棧,單看名字便知是行走江湖之人落腳之處。坐落車水馬龍的大街中心位置,四層高的屋宇如鶴立雞群,兩丈多的招牌四個鎏金大字,好不氣派。大廳橫五縱四橫的擺放著二十個大方桌,前麵便是個台麵,幾把椅子朝向大廳正中。既可以唱曲,亦可說書,眼下飯點未到,顧客隻有零星幾人,呂青前腳踏入後腳尚未跟進,便有小二熱情迎上,呂青選了座位拿了菜單開始點菜。
台子旁邊,一名背上掛刀,虯髯遮麵的中年男子一口口品著酒,時不時的夾幾口菜。“小二,這裏有台子卻沒有表演,昨日我來住店時那說書的老先生為何今日不見!”他似乎不太喜歡冷清,言語似乎有些抱怨了。
立刻便有店小二過來鞠躬解釋道:“客觀外地來有所不知,本店若是沒有顧客要求,是不會打擾大家用餐的,昨日是有人花錢點了一出,本店方才安排高大爺出來獻醜。”
“嘔,原來如此,那你這都有哪些段子可點。”
小二拿出單子來,之見上麵各類曲子書段倒是很齊全,小二一一介紹,一帶把這店說書唱曲的幾名藝人都有些什麼特長都一一說詳細了。
“來這個,這個我妻子喜歡,錢和房錢一起記上。”虯髯男子人指著唱段一欄的《木蘭從軍》道:“順便叫我妻子一起下來聽戲。”
“客觀好眼光,這位唱曲的巧姐是遠近文明的好嗓子,在下馬上去客房請尊夫人。”說著向內堂跑去。
琵琶之聲響起,巧姐著戲裝翩翩上台,身後樂師各就其座。那虯髯男人與妻子麵向戲台並坐,手上端著酒杯,喉嚨裏依稀隨唱腔哼著。美酒仙樂,客人自然樂不思蜀。
日頭爬至頭頂,來此用餐的人漸多,三名前台小二也跑裏跑外的忙起來。
隻因這家客棧在當地最副盛名,因此大多不缺銀子的首選此地。其中一青年劍客最引呂青注意,他英姿颯爽,目光銳利背上配劍修長,腳步輕盈應該是一位劍法輕靈的高手。見眾人聽戲也不大聲吆喝,點了酒菜又接著又點了高大爺說書。
待的一出戲唱完,眾人早按捺不住喝彩。接著小二抬了張桌子上台,一老一少兩人在桌前坐下。那老者慈眉善目,額上皺紋深深想來也有些年紀,動作卻並未見遲緩,想來常年江湖中混口飯吃手上一招半式不會落於人下。那少女容貌雖也清秀,卻不免有些滄桑的痕跡,眼神多了一份成熟。老練的江湖人都是首先揣摩客人的身份信息,她一上台,目光便從今日客人身上一一掃過,今日該說什麼,如何去說,想必心中已有打算。
說書的說起江湖中事,自然是少不了正魔大戰,正道中重點人物自然是呂青了。故事經坊間再三流傳,說書人再進行文學加工,早已沒了原汁原味,說到浮誇處呂青又不便反駁,反而覺得沒了趣味。叫小二加了個菜,慢慢品起酒來,台上老少一搭一唱,台下眾人不時叫好,本不願暴露身份的呂青此時反而顯得與眾不同,但他總不能為那個被神話了的自己喝彩叫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