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伝王自信的笑容中,西門玥猜出了他所有計劃的大概。
禁宮雖說防守嚴密,對於伝王來說卻直如無人之境,控製禁宮對他來說易如反掌,這隻是計劃的第一步。
與此同時,伝王的兩千親兵以迅雷之勢控製住臨安府內外九道城門,關閉出入通道,阻礙城外的駐軍進城。
再利用高麗水軍佯攻明州,明州作為臨安府東部的橋頭堡,地位與襄陽城無異,隻是因為位置靠海,而宋國最大的敵人金國不善水戰,是以軍備力量相對薄弱,如若高麗得手,帝都臨安將立即陷入萬劫不複的重大危機之中。
相較輕重緩急,宋軍必先選擇攘外而援助明州,待到高麗撤軍,宋軍回援臨安之時,伝王早已黃袍加身,手持虎符坐上了皇位。
“王爺能在高麗王處借到兵,除去出色的外交能力之外,最大的砝碼應該是高麗長公主王恩澈在回國途中自刎身亡一事對麼。”
不等伝王做出回應,西門玥又道:“當然王爺並不會直言長公主為求解脫選擇自殺,而是說公主在船上遇刺,令高麗王將矛頭直指大宋,這才能借走高麗的水軍。”
當初伝王原本便要去遊說高麗王,希望他能助自己一臂之力,隻是苦無借口,不想張老三前來西山嶼報信的同時帶了一個巨大的好消息,那便是高麗長公主之死。
“換言之,伝王能借到兵,完全是靠了父母對子女的疼愛之情,長公主雖然惡疾纏身,高麗王也曾經下令殺她,隻不過血濃於水的親情還是讓高麗王聽到長公主的死訊之後悲痛萬分,再加上王爺你的煽風點火,自然是水到渠成了。”西門玥笑道,“如若果真如此,那麼請問王爺,如若現在長公主死而複生,請求高麗王退兵,麵對親生子女和依靠謊言建立的聯盟,高麗王將會如何選擇?”
聽著西門玥娓娓道來的分析,伝王的表情從淡定慢慢轉化為驚詫:“你是說,長公主沒死?”
西門玥笑而不言,她早在回臨安的途中便推測出伝王最大的後援是高麗,令殷明琇快馬趕回桃源村接出韓孝珍前往明州府等待高麗水軍了。
“這招起死回生,本王實在措手不及,本王認栽了。”
西門玥拱手行禮道:“如今兵臨城下,實力懸殊,城外駐軍想要破城實在易如反掌,王爺已沒了勝算,還請立即收手,以免生靈塗炭。”
“收手?”伝王漏出一個竟似戲謔的表情,“箭已發出,如何收手?”
西門玥聞言也是皺皺眉頭,難道對方還有自己沒有估算到的布置?抬頭看看天色,距離伝王控製臨安府已過了一個時辰,城外的駐軍卻沒有半點動靜,這是為何?
西門玥的腦子飛速的運轉,卻始終想不出還有什麼遺漏,伝王雖要嗜帝,卻不可能賣國,斷不會與有著血海深仇的金國聯手,西夏、大理是宋室盟國,也不會出手相幫,蒙古雖說兩麵三刀,隻是目下正舉全國之力西征,根本無暇東顧。這神州大地之上,還有誰能有如此大的力量牽製住宋室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