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陵城的夜。
溫柔、甜美,沒有黑的肅殺,暗的寒冷。一輪清月掛在不遠的天邊,如白晝般照耀著安靜的亭台樓閣,在勾心鬥角處朦上一層薄薄的月華,卻又是一種恰倒好處的美。
冷月無聲。
而與這寂靜截然相反的是運河邊的供貴族過著放蕩夜生活的聲色場所,這裏觥籌交錯,人聲鼎沸,春色無邊,實在是男人的天堂,難怪有“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之說,隻怕這十萬貫銅錢,也經不住這一夜風流吧。
廣陵古城淪為煙花之地,究其根源,便是這條連接東都洛陽與臨安的運河了。
相傳隋代之時,廣陵有一株百年瓊花,每年三月花開,滿樹的瓊花競相開放,晶瑩潔白,美麗不可方物,清香撲鼻,微風過處,花香竟能飄出五裏。
煬帝愛花如命,將其挖來洛陽,也不知是水土不服,還是刨根傷樹,那株瓊花被移栽洛陽之後一年便已枯死。
煬帝心疼不已,又命人將枯樹移回揚州,不想第二年,那株瓊花竟枯木逢春,重新綻放,之後唐朝太宗李世明也對此花甚是喜愛,料想隋煬帝移花不成乃是他荒淫無道,天不隨願,故此又將花移植長安,誰知那花又死了。
搖頭歎息之中,李世明聽從魏征諫言,將花再次移回了揚州,令所有揚城百姓堅信那株瓊花乃花神附體的傳說便是,它竟又奇跡般複活了。
於是揚城瓊花便有“維揚一株花,四海無同類”之美譽,也有詩為證:“潔白全無一點瑕,玉皇敕賜上皇家。花神不敢輕分拆,天下應無第二花。”
而隋煬帝為了欣賞那株瓊花,竟舉全國之力,大興土木,耗時八年,挖出了一條連接長江、淮河、黃河,長躍千裏的運河來。
運河為揚州帶來巨大經濟利益,廣陵城一躍千裏,成為當時僅次於帝都的江南中心城市,唐代皇帝選妃,落選的女子並非發回原籍,而是送至揚州淪為風塵女子,從良之後嫁於富家子弟,無形中也改良了揚州這一方水土的容顏,“自古揚州出美女”一說也出於此處。
雲遙巷口的碼頭旁,方花團錦簇的牌樓裏傳出陣陣鶯聲燕語以及濃稠的芳香讓那些男人們不免有點心曠神怡,巷口第一家牌樓上,“醉月閣”三個金色大字筆鋒婉轉柔媚,用紅色的香木底案表著掛在門前,張顯著它在廣陵城花街霸主的地位。
熱鬧非凡的大廳內,一位身著白色長衫的公子坐在靠窗的圓桌前,正與他身邊的花街女子行著酒令。
隨著一陣腳步聲響,二樓包廂裏走出一位年過四旬的中年男子,嬉笑著摟住一位姑娘的香肩,滿身酒氣地走下了樓梯。二人扭捏著行至門口,男子探手挑了挑姑娘的下巴,笑道:“改日再來欣賞蘭姑娘你的舞技。”隨後步履蹣跚走上了大街。
白衫公子微微冷笑,自懷中掏出一錠銀子拋給了身邊的女子,也不多言,抓起桌上的長劍便出了門,圓桌上隻留下那陪酒的女子捧著那十兩重的銀子喜笑顏開,若是每日遇到這些隻喝花酒的富貴公子,那實在是再愜意不過了。
白衫公子跟著那男子走街串巷,繞了大半個廣陵城,心中不由狐疑,難道是對方發現了自己,故意領著他轉圈?再次仔細觀察之後,公子微微一笑:“看來戴宗你得罪的人還不少啊。”
原來除去自己不算,跟著戴宗的竟還有一個紫衣女子,隻是她的跟蹤術似乎不怎麼高明,很明顯是戴宗前麵的戴宗已然有所察覺,故意領著後麵的女子亂跑。
而女子似乎並不在意戴宗是否發現了自己,隻是一味跟在他身後,戴宗走她便走,戴宗停她便停,一行三人由戴宗的帶領之下出了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