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夫人,幫助政府穩定社會治安是我們應盡義務,我們肯定會配合政府的工作。”
聽到撒切爾夫人的要求,蘇羽將此次收購英國汽車的目標鎖定在:勞斯萊斯,賓利和阿斯頓馬丁三個汽車品牌身上。
蘇羽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選擇了?後麵的土豪專用路虎和捷豹怎麼就被被他忽略了?
剛才撒切爾夫人已經了,如果有要收購英國的汽車品牌,將要承諾不再減少雇員,而捷豹路虎以及其他的汽車品牌都屬於量產車,工廠所擁有的員工都是數以千計,如果蘇羽收購了這些汽車品牌,這將變成一個無底洞,以蘇羽現在的經濟實力,不足以承受這麼大的損失。
所以蘇羽現在放棄了那些量產車品牌,轉而對這些純手工定製的豪華汽車頗感興趣,因為純手工的汽車工廠,工人相對而言較少,大部分都是設計師與工程師,同時這些人員也會兼職做些工人的工作,汽車上麵的每個零件都是純手工打造,這需要高超的技藝和常年累月的積累,所以每個純手工定製的汽車品牌的員工都不算多,這才是蘇羽會選擇他們的最終原因,到底不是不想要量產車,而是沒錢,虧不起。
起賓利和勞斯萊斯,他們之間還有一些剪不斷理還亂的故事。
作為賓利品牌創始人,華特·歐文·賓利岀生於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在1919年的汽車展上,推出了以他自己名字命名的賓利0汽車,從此賓利公司走上了專業設計高檔跑車、賽車的曆程。
在接下來的十年中,是華特·歐文·賓利最輝煌的時期。他幾乎包攬了每一屆著名的勒芒4時耐力賽的冠軍。
191年,賓利公司的債務高達10萬多英鎊,無法繼續生產,從而宣告破產。英國中央公平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成為賓利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主人。具有諷刺意義的是,該公司實際上是代表正是羅爾斯·羅伊斯汽車公司。賓利先生變了成羅爾斯·羅伊斯的雇員。
同年,新的賓利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此時的賓利已是羅爾斯-羅伊斯的一個下屬公司,在一段時間裏,“勞斯萊斯”和“賓利”兩個車名實際上是同一種車,從此賽車血統的賓利逐漸成為了勞斯萊斯風格的豪華轎車。
1946年,勞斯萊斯和賓利已被劃分為了兩大獨立品牌。就在這一年,推出了由設計師伊萬艾文登設計的賓利arkV轎車,它在市場上大獲成功,僅在195年其銷售額即達500輛,成為賓利曆史上最暢銷的車型,賓利的生產線也於1946年與勞斯萊斯一同遷往英國的克魯,直至今。
故事在這並沒有完,進入0世紀90年代末期,擁有悠久曆史與地道賽車傳統的英國車廠如同得了瘟疫般的一間間倒下。
曾撐起0世紀半邊的英國汽車工業當時看來格外令人唏噓,不過也就因為如此,在1998年,當勞斯萊斯與賓利這兩張英國車廠王牌也成德國人俎上肉的時候,霎那間彷佛再度看見賓利的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