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鄭芝鳳艦隊的拚死阻擊,導致普特曼斯的三叉戟戰術直接破產,中路攻勢被打得蕩然無存,且損失極大。
麵對數量眾多的敵軍縱火船,位於隊伍最後位置的五艘快艇和八艘歸國大船不得不提前做出規避動作。
可因為逆風的緣故,依然不可避免的被卷入這場大規模的混戰之中,盡管這是每個荷蘭艦長都不願意接受的方式。
歸國大船的可襙控性比快艇低得多,在掉頭轉向方麵存在嚴重不足,平時隻是作為運輸船,並不適合打海戰。
但此次馳援大員守軍,普特曼斯還得攜帶不少需要登陸作戰的士兵,不得不將其加入到自己的艦隊之中。
否則換成同樣數量的類似“赫克托”級戰艦,既保證了火力上的優勢,又能航行自如,比歸國大船的戰鬥力要好得多。
這種笨拙的戰艦或者說武裝商船沒等取得什麼像樣的戰果,便有兩艘躲閃不及,被鄭軍縱火船直接撞上。
現在鄭軍已經放棄情況危急的兩翼,借助順風的優勢,全軍突擊,猶如下山猛虎,撲向普特曼斯艦隊的後方。
鄭芝鳳所要做的,就是把戰場攪和地更為混亂一些,他好帶著手下亂中取勝。
光憑雙方在一定距離進行對射,火力處於劣勢的鄭軍艦隊肯定不是荷蘭同行的對手。
故而鄭芝鳳要讓戰場變得越亂越好,雙方戰艦都摻和在一起,你終有我,我中有你。
第一要混戰,第二要近戰,第三要勇戰,也就是不能怕死!
這三者結合起來,便是鄭軍揚長避短,擊敗紅夷的法寶!
在今天交戰之前,不論是鄭芝龍還是鄭芝鳳,都給下麵的水手和炮手們交代清楚了。
荷蘭紅夷沒啥可怕的,當初在料羅灣能打贏,在澎湖能打贏,今番在大員以南的海域,照樣能打贏。
鄭氏別的沒有,就是人多、船多、銀子多!
一萬人不行就上兩萬,兩萬人不行就上五萬!
一百艘不行就上兩百艘,兩百艘不行就上五百艘!
隻要能打下大員,且擊退紅夷的來援艦隊,鎮海伯有的是賞銀!
你能用戰績讓鎮海伯高興,鎮海伯就能用銀子讓你心滿意足!
就這麼簡單,至於能不能做到,就看每個人麵對紅夷慫不慫了!
因為以往戰績的優勢,鄭軍打紅夷是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心理優勢的。
雖說在大員附近海域作戰,但也可以算是本土作戰。
加上人多、船多的緣故,讓鄭軍上下都對紅夷無所畏懼。
不論是福建、東番,還是這之間的海域,那都是己方的地盤。
荷蘭紅夷想要橫插一杠子,來個虎口奪食,連門都沒有!
紅夷有本事,就過來幹一仗,打贏怎子說都行,打不贏,往後就得當孫子!
在此基礎上,開戰之處,鄭芝鳳便命令艦隊集中火力,一連重創三艘紅夷大型戰艦,並且擊沉一艘,使得鄭軍士氣大振。
隨後再次擊沉一艘,除一艘掉頭逃跑之外,率先衝過來的六艘紅夷大艦,被擊沉兩艘,有一艘正在緩緩下沉。
餘下兩艘都燃著大火,冒著滾滾濃煙,想必在大員岸邊都能看見如此景象,沒過多久便被燒成了漂浮在海麵上的殘骸。
“莫要遲疑,全軍猛攻!”
鄭芝鳳已經不打算管兩翼和身後的事情了,他現在就要一鼓作氣,打掉紅夷的諸多主力艦,讓普特曼斯的作戰計劃直接付之東流。
將對方的主力艦打掉一半左右,看對方還如何跟自己繼續周旋。
寧可損失三百艘,甚至更多的戰艦,鄭芝鳳也要不惜一切代價,重創麵前這幾艘在敵陣之中體型最為龐大的戰艦。
根據太子爺所繪製的荷蘭戰艦種類圖,當麵這種戰艦似乎便是“歸國大船”,倘若普特曼斯打算登陸大員,所需士兵極有可能裝載其中。
若能一舉擊沉這些大船,看普特曼斯何以為繼,能否將戰艦給搬到島上去為勃爾格那個龜孫解圍!
“司令官閣下,現在混戰的狀況對我艦隊極其不利,我們的戰艦雖然戰鬥力極高,但也抵擋不住敵軍縱火船的偷襲,敵軍還能借助順風優勢發動進攻,我們實在是過於被動了!”
“勇敢”號托這位司令官的福,已經被打得強瘡百孔,但由於建造戰艦的材質是柚木,且工藝上乘,加之艦員滅火及時,這才讓“勇敢”號抗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