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昏君崇禎(1 / 2)

“烺哥兒餓壞了吧?”大約半個多時以後,漂亮母後方才姍姍歸來,看到床上嗷嗷待哺的懵懂長子,心中尤為心疼,微微側傾臻首,對身後的內侍麵帶微慍地喝聲命令:“還不快上禦膳!”

話音未落,便有數位年紀不大的太監從外麵魚貫而入,每人都端著托盤,低垂腦袋,未敢言語,動作輕緩地擺好菜品便徑直退下。能給坤寧宮送餐,也是他們的福氣了,哪怕主子因為可口飯菜誇獎上半句,由大太監轉述,他們都會感到無比的受用。

幺雞問道香味便下了床,走到近前看了看麵前的一桌菜品,不禁有些難以評價,因為菜碼實在是太袖珍了,這尺寸完全是給幼兒園朋友們量身定做的。

一碟豆腐(兩塊豆腐),一盤白菜(隻是一大片綠色的菜葉,沒有梗),一碗雞湯(裏麵隻有一塊肉),一碗瘦肉粥(目測瘦肉絲不超過十根),一盤黃色糕點(兩塊),還有一碗不知道是什麼食材做成的羹。

就這點菜品,還是迷你型號的,貌似後世任何一個服務員都能一次上全了,動用六個太監給自己送餐,真是皇家氣派呀。看容貌,人家還稚氣未脫,就進宮當禦用送餐哥,於心不忍的話,一會兒讓母後打賞他們每人五兩銀子好了。

為了表達自己的一片孝心,太子爺隻好嘟著臉,有些為難地:“……母後,這貌似有些稀少呀,兒臣若是吃了,母後豈不是要忍饑挨餓了?”

妙婦聽了大為感動,雖然大病初愈的烺哥兒不似往常活躍,可心裏還惦記著自己,露出慈愛的笑容,溫婉和緩地:“烺哥兒有心了,母後未感饑餓,烺哥兒快用吧,若是不夠,再遣人上膳便是了!”

幺雞顯得很不高興,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鄭重其事地表示:“母後未動分毫,兒臣豈能獨用?若是母後不用,兒臣亦不用!”

然後就氣鼓鼓地撅起嘴,兩隻手拄著大腿,用靜坐的方式表示抗議。百善孝為先,在自己滿血複活之後,先博得母後的好感是極其重要的。

喜兒見到太子執意要與娘娘一並就膳,便適時地插了一句:“娘娘午膳便未食用,千萬保重鳳體!”

若是旁人如此提醒,難免會引起皇後的大不悅,喜兒是其貼身侍女,多嘴也是出於好心,所以主子並未大發脾氣。

“聖上龍體……”妙婦剛想出“欠安”二字,後麵接著“本宮尚無食欲”,又想到長子還在麵前,提起此事頗為不妥,便欲言又止。

幺雞本來還想找機會打聽甩鍋皇帝的事情,這下總算是撞到自己槍口上了,絕不能就此錯過,頓時瞪大了眼睛,裝出一副孝子的模樣追問道:“母後,母後,父皇如何了?”

妙婦用潔白的貝齒緊咬朱紅色的櫻唇,臉色微變,雙眸閃動,心裏著實後悔剛才出的幾個字,見到兒子催促,又不得不,遲疑了幾秒鍾,才如實道來:“烺哥兒,禦醫你父皇尚需靜養!”

自從爺倆在乾清宮門前賞雨被雷劈,不省人事之後,周皇後無時無刻不在祈禱夫君和長子盡快醒來,如今烺哥兒順利度過此劫,雖頭腦有些遲鈍,可還算是安然無恙,不知道萬歲爺何時才能……

幺雞立刻明白了妙婦親媽所言之意,甩鍋親爹的病情應該跟自己之前的情況類似,或者一模一樣才對,若是陷入長期昏迷狀態無法自拔,不啻於一位嶄新的植物人,對大明社稷,乃至千萬百姓來,或許還是件大好事呢。

一般來,大家都公認崇禎是一位勤勉有佳的皇帝,想要在大廈將傾之際來力挽狂瀾,可惜由於內憂外患,最後功敗垂成,國破家亡,除了獨臂神尼——長平公主之外,全家都舍生取義了。

那麼最關鍵的問題來了,崇禎是位明君還是位昏君呢?

從古至今,昏君的品種有很多,但普遍具備三大性格特征——剛愎自用、偏聽偏信、刻薄寡恩。

自登基大寶開始,崇禎就按照自己的思維邏輯下旨命令,然而事實總是與他的設定偏差極大。

他認為馳援京師的袁崇煥有謀反的跡象,便將其下獄乃至淩遲,絲毫不考慮這樣做會產生什麼後果,即便袁崇煥如後來的年羹堯之流,也應當像雍正一樣,等打贏了再秋後算賬。

他覺得大敗李自成的孫傳庭侍寵而驕,便將其下獄三年,在此期間,李逆勢力急速膨脹,最後變得難以遏製,直至大軍一舉攻破京師,導致延續了兩百餘年的大明江山就此敗亡。

他斷定權勢熏的魏忠賢欺下瞞上,就立馬給砍了,從而讓殉與東林黨之間的矛盾,變成了皇帝與後者的衝突。麵對東林士人們的群起而攻之,自己又無力招架,想收工商稅,又不敢下令,隻能去欺負無權無勢的貧苦百姓,最終導致西北暴發了大規模叛亂,殃及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