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度震!
這震撼不全是為了淨鸞口中言出的是漢地皇者為主使的真相,而是他之後的那一句——我的叔父!
時今漢地當朝的皇者,是蕭淨鸞的……叔父?
法度身後立在暗影裏的普雅也是一震!她的精神並著有些恍惚,恍恍惚惚、搖搖欲墜,整個人都是那般飄曳惝恍、無所適從……這樣的真相放在以前興許是無關痛癢的,可時今她卻不得不認清楚,原來蕭淨鸞當真一直都在她的身邊布局下棋,原來他真的是從沒有一刻放棄他內心狂野的欲望與執妄的報複!
可是,若那漢地的皇者、淨鸞的親叔父當真是憐惜這個侄兒,當真是想要救這個侄兒回去、幫助他複辟被覆滅的王城,又為什麼會等到今日,等到這委派而來的作難法度之人到來時與淨鸞達成什麼互利的共盟?難道不該無條件的在第一時間給予支持?換言之,當日淨鸞被普雅所扣住,生死未卜之際他的叔父為何不來派兵營救這個侄兒?
以漢皇的實力,難道打探不出他的侄兒蕭淨鸞不曾死去,難道不知道這個血緣至親的侄兒還活在世界上麼?
如此可見,漢皇對這個流落在異邦的孩子並不是真心的著緊。那麼,從前不著緊,時今卻突然想明白了、看開了,覺的一家人應該互幫互助,故而與侄兒達成共盟各取所需?顯然,這委實難以被人信服……
所以蕭淨鸞,他該是被人充分的利用了其深切入骨的報複心、與狂熱無邊欲望,是被算計、被利用了!這委實是最有可能的一種局麵,局外人瞧的清楚,而蕭淨鸞身陷局中卻不自知!
普雅與法度,皆是這樣忖度著。
無言的氛圍使這空間又蒙了一層寂寥,那一排排高舉的火把在地上透出一圈圈烏沉的暗影,似乎呼應著死亡的逼近、生命與自性腐朽的氣息。
淨鸞又一啟口,神色肅穆下來,以沉澱且認真的口吻打斷了這煎熬、窘抑般的沉默:“漢皇他要得到的,是這整個藏經洞的寶藏。”於此抬目環顧四周,他整個人有些癲狂,似乎血脈裏有熱流翻滾跌宕,轉而再一次看定眼前依舊鎮定的法度,“留著你的性命不殺你,不過是要借助你尋到這藏經洞。”這時心念一兜轉,淨鸞甫一定聲,一句一停,“時今,你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了,你可以去死了!”尾音在半空打了個高拋的起落。
直白的情境一點一點逼至眼前,淨鸞領隊於這一群黑衣人之前,在這咄咄逼人的陣仗之下,一旁半明半暗的景深中立著的法度、普雅便顯得那樣孱弱,那樣的勢單力薄。
但又似乎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包裹在二人身畔,那是一脈有如加持的正義與光明的力量,飄忽不定、捉摸不透,卻偏生又是那樣的直白真切、不可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