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回 女王心事、法度開解(2 / 2)

聽她的話音不難辯出這自嘲背後,心中真切的悔。

隻是事已至此,若是能夠誠心懺悔、多行善事才最是妥帖的,過於放不下那身上的包袱亦是一種無謂的執念!

心念微動,法度繼續開解她:“有些時候,特定的身份總會做出不由己的事情。”頷首淺頓,“但佛包容萬物,真善美永遠都不會拋棄你。若是及時回頭,認知之後懺悔,並換一種方式處世,會漸漸掙脫舊日的苦海,得更多的歡樂。”這一字一句真摯又拿捏有度的似乎開出了花,沒有苛責、沒有放任,而是冷靜且理性,帶著一脈無形的生命力、還有點亮心頭陰霾的無限希望!

聞言入耳後,普雅動容,眉目舒展、抿唇含笑。不知道該說些什麼話,隻以這無聲為一種承應。法度是理解她的,她原本還擔心這位佛門弟子會不會因她殺戮眾多、有心無心間締結出的血腥與殘酷而對她有所責備,可是他沒有,他隻是在以那大誌的愛幫助她、救度她。並且最主要的,他知道身為一國之君的她有著許多身不由己、事與願違;他,理解她,是真的理解她……

普雅心頭的一片陰霾被俯吻的春風次第渲染出一抹燦色,她看到了自己追尋光與愛的前行的緣由,急急然抓住那一抹希望,揚睫又問:“那我此生已為一國之王,我的身份注定了我此生沒的選擇,若想解脫,還會有機會麼?”轉念又補充,“我是說,我尚還貪戀這浮華人間、靡靡娑婆,在身後往生之前,我可還有機會得一現世安穩、順心如意的福果?”

溶溶光波裏,普雅善睞的眸子起了一點盈色。法度由衷的感念此刻這懷揣著一顆至誠、至真的心,向他似在告求的女子的真摯。他的唇角徐徐微揚:“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但欲知後世果,今生做者是。”頷首後多了幾分貼己,“所以,往後的現世果報會如何,看得是眼下會怎樣做。”旋又一思量,“其實不需執念太深,女王隻要換一種心境,發心和善、消除戾氣,利用這一國王者的身份便利而盡自己所能,為百姓謀福祉、為國家獻心力,且在同時把握好一個度,一些可為、一些不可為。”須臾停頓後,又起了幻似告誡的一句囑咐,“一念悟到,便可就地就時掙脫無量劫、升善道天堂;一念迷障,便是傍身修為皆化虛無、無邊地獄彈指墮!”

是佛是魔,在於那一念。一念成佛,一念又為魔啊!這一念必須清淨;這真、善、美、誠的本心自性,務必要守好!

法度的話,字字句句普雅都是聽到了心坎兒裏的。似乎她本就與釋門有著許多機緣,不知那是累世的積累還是幼時母親多多少少的影響。故而即便她並無信仰,卻也從不抵觸這些,法度每每與她論及起佛理禪意她也都懷著極虔誠的心認真傾聽、真摯且勤奮的順應著思量。

此刻這一番話,作弄的普雅心中動容愈深,她斂了一下眸子,纖長的睫毛無風自動,聲音柔柔的:“我若能與國師一樣,自一開始便得這佛緣,想必會早日得到大智慧、化解諸多不必要的痛苦和煩惱,卻又多好呢!”尾音帶著一絲淺淺的惆悵。

法度聞聲搖搖頭,他並不認可這樣的話。個人因果個人背,每個人所負擔的因果不同、來到這個世界上走一遭的路途也不同,卻其實是殊途同歸、皆為修行。

他啟口一喟:“隻有先拿起、故才能放下。女王所曆經的一切,亦是修行的一部分。”回家的路就在足下,卻也需要一寸寸的走完它,中途遇到怎樣的風景、邂逅怎樣的機緣亦是這回歸的一部分。酸甜苦辣個中滋味,造孽也好享福也罷,都是非得去曆經不可的!

且有些時候,若不是諸般情境都有曆經,又如何能在感知萬世滄桑、坎坷無常之後,一瞬徹悟“空”之本性,向那空門消煩惱?

其間湧現出的業力與因果,其實無可避免;不同的是怎樣去對待,是膽怯還是直麵,是徹悟還是蒙蔽。其它一些本質性的東西,無論是佛還是人,其實全無是類。

一切皆是虛幻,執念締生世界、囚困住的是真正的自己。當有一日一念明白、茅塞頓開,便會發現其實沒有誰在為自己賦予煩惱,那些煩惱委實是自己締造的自苦,那些認定的執著亦是虛妄,那一瞬會發現根本沒什麼是放不下、過不去的,而從前一直都在庸人自擾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