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回 民間巡視,國師護駕語曼陀(3 / 3)

思路梳理的清楚明白,法度也持著極好的耐心為普雅闡述自己心中所悟。可涉獵不深的普雅還是聽得雲裏霧裏、似懂非懂。

那朵嬌豔的玫瑰在思緒的反複波及下,終於流露出她狂野而熱烈的本質。她被思緒纏連的起了煩意,便幹脆徹底壓住不再思量:“不想了,這一會子都也依舊不大明白!”音波泠泠的,普雅玩心蕩漾起來,那盈動的眸子忽而閃出一縷善意的狡黠,雙手捧了一把鮮花便向法度身上撒過來。

歡快的舉動來勢突兀,那彩色的花瓣更是有如潑水一般合風飛散。

法度一驚,下意識抬手去擋,旋即便聞普雅那一陣清越的笑聲闖入耳廓,順著滑進心裏,暖暖的,煞是可喜。

他便知道是那俏皮的女子同自己開了玩笑,放下擋於麵額的廣袖,隔過錯落光影對她一笑。抬目間又見花瓣並未粘連在自己的身上,而是合著汩汩天風紛揚四散,順那清涼的風勢自由張弛,不一會子便悠悠的遠去不見。

法度心念隨之一動,念頭甫至,旋即朗朗的啟口:“‘天女散花’的故事,除了恩澤蒼生、福及萬物之外,還有著一層曆練的深意。”

玩心宣泄了個淋漓的普雅斂斂眸子:“是如何的曆練?”聲息間含笑徐徐。

“得證。”法度頷首,“曼陀羅天花粘身,若是漏盡通證者(證得漏盡智煩惱盡除、得解脫、威德具足),則花落下。若是積習未盡者(尚存有貪嗔癡慢疑不曾去除幹淨),則花不落,便是神力也不能使花拂去。”

說道起這個,法度尤其記憶深刻。這是在他幼時,他的師父明德一早對其的點撥。

那是一個朗朗的初夏時日,法度在院落裏靜心掃地,忽有落花順著一股微風緩緩的落在了他的衣袍上。他下意識抬手剛要去拂落,這時行過身邊的師父開口止住了他,跟他說了上麵這段話,借機對他做了點悟、講出了“天女散花”的典故與背後的深意。

“曼陀羅”在藏傳佛教裏意為“壇城”,即“心髓”、“本質”、“得”的多方組成,是為“獲得本質”之意,獲得佛陀無上正等正覺(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的無上智慧,無比完全的智慧、覺悟,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引申為“萬象森列,融通內攝的禪圓”。

《妙法蓮華經,分別功德品》雲:“佛說是諸菩薩摩訶得大法利時,於虛空中雨曼陀羅華(花)”。

《阿彌陀經》亦曰:“晝夜六時,天雨曼陀羅花。”

如此,佛祖弘法時下起漫天花雨即為曼陀羅花,天女散花亦為曼陀羅花,拈花一笑也是拈了曼陀羅花。如是,見曼陀羅花雨,便是佛光普照!

時今那思緒倏然便繞到了已經圓寂的師父身上,法度縱有修持、縱是可以淡然麵對生死與人事離合,可心底還是下意識的起了一黯。

花車裏的普雅原本聽的津津有味兒,忽而見他停了字句不再繼續。她斂眸詫異,又自法度麵上忽變的神色裏察覺到了一絲異樣。雖然她不知道他這似有似無的黯然是心係何事,但可以肯定的是觸及到了某件極重要的事或者人。

普雅的心思素來玲瓏,便也及時收住了蕩逸的玩心,定神須臾,繼續保持著唇畔那恰到好處的溫和弧度,抬手揚花、為她的臣民帶來一脈祥和的祈福。

須臾後法度也回了回神,下意識又看普雅一眼,她亦是不約而同的回顧了他一眼。

普雅唇畔微微莞爾,二人間起了一脈心照不宣的默契。法度亦莞爾回應,即而錯開目光,繼續這場一年一度、充滿新奇與殊勝的民間巡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