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範景文的死,孔有德沒有過多的感慨,對付洪承疇如曆史上投降韃清一樣投降自己,他也沒有太多的感慨。
他隻知道,這一戰,天策軍贏了,而且是徹徹底底的贏了。
這一戰,大明朝廷在中原地區僅存的三十萬主力,全部被天策軍擊敗。
這一戰後,大明朝廷再無翻盤的可能,天策軍席卷天下,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雖然還有洛陽,鄭州,南陽,汝州等諸多城池,依舊掌控在明軍手中,但這些地方殘留的守軍,已經不再具有抵擋天策軍兵峰的能力了。
此時,雖然天策軍掌控的地盤無外乎遼東,山東,南直隸,北直隸的一部分,還有河南一部分,外加武昌的等幾座城池,還有陳新甲,盧象升,馬世龍,祖大壽等人手裏掌握著不少兵馬,外加天策軍從未涉足的四川,雲南,甘肅,江西,貴州等地,依然有明軍不少兵馬,但天策軍席卷天下之勢,已經不可阻擋。
當天,天策軍便完成了所有的受降,二十多萬明軍,在洪承疇和熊文燦的指揮下,陸續向天策軍投降。
結束尉氏的戰鬥後,孔有德沒有指揮後續的戰鬥,攻城略地的任務交給各部將領即可,他帶著大批的俘虜準備返回開封,安心的等待著他們傳回來的一個又一個捷報即可。
第三天,天策軍還沒開拔,鄭州,新鄭,許州,禹州,密縣等距離不遠的州縣,在得知範景文統帥的三十萬大軍全部覆滅後,直接派人送來了降表,表示願意歸順天策軍。
那些逃掉的明軍騎兵,也得知了潼關被攻占的消息,他們也見識到了天策軍的強大實力,知道逃下去沒什麼活路,索性心一橫,當起了帶路黨。
剩下的幾天時間裏,天策軍的地盤擴張速度,完全就取決於行軍速度,所到之處幾乎沒有任何抵抗。
三月初六,又一個好消息傳來,進軍關中的丁山所部,順利攻下了兵力空虛的西安城,不過他手頭兵力並不算太充足,所以隻攻下了周邊的藍田,臨潼,渭南,鹹陽等城池,沒有繼續向西向北擴張,求情孔有德指示下一步該怎麼辦。
若是還沒有擊敗範景文,孔有德肯定會讓他就地休整,守好現在占領的地盤以及潼關即可,但現在出關的六萬秦軍悉數被消滅,天策軍各部馬上就要推進到洛陽了,關中不會再有威脅到丁山所部的力量了。
於是,孔有德恢複,讓他就地擴編軍隊,將一些明軍降兵,編入麾下,隨後孔有德會派遣部分行政學院的學員,進入關中,協助完成土地改革等一係列任務。
雖然現在關中的流寇幾乎被平定,但滋生流寇的土壤還存在,早一天完成土地改革,便能早一天消滅流寇滋生的土壤,關中就能越快的穩定下來。
而孔有德在開封忙著準備北上,逼迫崇禎皇帝退位的時候,天策軍在尉氏全殲三十萬明軍的消息,也像長了翅膀一樣,傳遍了各地。
這次大捷的影響頗為重大,孔有德也派人四處散播,包括進攻北直隸的各部,他也下令專門派人將消息傳入京城,他要讓崇禎皇帝盡早獲知這個消息。
崇禎現在能依仗的力量,無非就是京營和邊軍,以及範景文的三十萬大軍,現在範景文敗了,單單依靠邊軍和京營,已經完全無法阻擋天策軍的力量了。
想必,這個時候的崇禎皇帝,得到消息之後一定會睡不著覺。
此外,這些消息的傳播,也讓那些意圖對抗天策軍的士紳階層,好好掂量一下自己的本事,搞事情之前看看自己實力究竟如何,有沒有三十萬大軍來硬抗天策軍的進攻。
當捷報傳回濟南的時候,在濟南養胎的徐若寧得知消息,也是欣喜若狂。
雖然她對孔有德很有信心,但自己的丈夫哪有不擔心的道理,畢竟對手是範景文,而且有三十萬大軍,現在終於贏了,她再也不需要擔心丈夫的安全了。
而秦致遠他們,也是同樣的開心,他們投靠孔有德,最開始隻是為了活命,但後來隨著天策軍壯大,未嚐沒有封侯拜相的念想。
現在,隨著尉氏一戰的勝利,中原的明軍主力被消滅,這一天已經越來越近了。
於是,徐文儀他們,便開始謀劃著孔有德登基的問題了。
以前雖然他們也想過這些,但畢竟沒有和大明朝廷全麵開戰,掌控的地盤也不算很多,但現在開始籌備,怎麼著也得要個三四個月準備才能舉行。
而依照天策軍的實力,以及去年就製定好的作戰計劃,三四個月的時間,足夠攻下大明大部分的地盤了。
不過這方麵,秦致遠他們都不算熟,還得查找各種資料,讓中情局的情報人員協助,從京城拐一些懂得相應章程的人出來,以便籌備登基大典。